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又译为阿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目前尚无**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年 第2期

2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起因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AD是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多种因素可能参与致病,如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此外,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内分泌疾患、营养及代谢障碍、肿瘤、艾滋病等都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 第2期

3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诊断/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鉴别目前临床广泛应用NINCDS-ADRDA诊断标准,由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lzheimer病及相关疾病协会 (ADRDA)建立的NINCDS-ADRDA专题工作组(1984)推荐,内容包括很可能的Alzheimer病(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可能的Alzheimer病两部分,一般患者具有如下情况可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依据:

  ①临床检查确认痴呆,神经心理测试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

  ②必须有2种或2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

  ③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及其他智能障碍。

  ④无意识障碍,可伴精神和行为异常。

  ⑤发病年龄40~90岁,多发于65岁后。

  ⑥排除其他可导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如老年性健忘、谵妄等。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年 第2期

4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检查

  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检查项目有脑电图检查、颅脑CT检查、图形觉检查、脑脊液蛋白电泳检查、MRI检查、PCR-RFLP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测定Apo E表型、神经心理学及量表检查等。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康复》 2004年 第4期

5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可治愈本疾病,一般都是针对症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伴有躯体疾病,而且病程中又可出现新的认知功能障损害和精神症状,涉及到精神科、神经科、内科各学科等多学科治疗。

  应细致、定期地观察病人,对有明显幻觉、妄想等危险行为者,应及时住院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晚期病人应建议入住相关医院,同时应向其家属普及安全和护理知识。应限制外出或陪伴外出。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则主要是针对行为异常治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症状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速度,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不同,预防的方法也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等等方法。

来源资料:《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年 第2期

6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2)抗抑郁药 AD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遏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百优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复),口服。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较好。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

  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 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强中枢胆碱能活动,则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胆碱能系统改变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即所谓的胆碱能假说。拟胆碱治疗目的是促进和维持残存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这类药主要用于AD的治疗。

  (2)脑代谢赋活药物 此类药物的作用较多而复杂,主要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皮质细胞对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改善功能脑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记忆力目的。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描述
2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起因
3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诊断/鉴别
4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检查
5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预防
6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