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脓包

脓包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中医科、皮肤科、内科、外科,内分泌科
  • 细分症状:褥疮感染型脓包、烧伤创面感染型脓包、淋巴管炎型脓包
  • 相关疾病:褥疮、火疖子、连续性肢端皮炎、肾功能衰竭 、急性淋巴结炎、寻常型牛皮癣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免疫抗体检查、皮肤检查
  • 相关药品:无环鸟苷软膏、酞丁安、孙氏疮毒中药膏、硫酸锌片、百多邦
  • 相关症状:头沉、头昏、三角头畸形、溃疡、疼痛、发热、瘙痒、结节、口干

1脓包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脓包是指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后,在表皮形成的一个肿包,内含脓液。可出现在人或畜身上。脓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渗出物,其中包含变性、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渗出的组织液。

  大多数脓疱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防御性炎性反应,也有些脓疱是无菌性(与毒性刺激、过敏反应等有关)反应。 毛囊皮脂腺口堵塞,与外界不相通,首先形成白头粉刺,表面如同稍微突起的白头。当白头粉刺恶化,会形成丘疹,而丘疹进一步发炎,加剧,就会形成脓疱。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脓包

2脓包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脓包是由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

  1、毛囊炎。

  2、疖。

  3、痈。

  4、淋巴管炎。

  5、急性蜂窝组织炎。

  6、烧伤创面感染。

  7、手术后切口感染。

  8、褥疮感染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脓包

3脓包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一、乳腺小叶增生可根据临床表现来诊断:

  1.疼痛: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和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行走或活动时也有乳痛,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2.肿块:乳房肿块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乳房,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硬韧,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大小不一,直径一般在1厘米~2厘米,大者可超过3厘米。肿块形态可有片块型、结节型、弥漫型、条索型、混合型等。

  3.乳房肿块可在经前增大变硬:经后稍见缩小变软。个别患者还可伴乳头溢液,呈白色或黄绿色,或呈浆液状。

  4.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或以疼痛为主,或以肿块为主。患者常伴月经失调、心烦易怒等。

  二、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但乳腺增生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活动度好,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且肿块生长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长到很大,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此外,在乳房的钼靶X线片上,乳腺癌常表现为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等,这些也可以帮助诊断。肿块针吸乳腺癌可找到异型细胞。最终诊断需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准。

来源资料:《杂集》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

4脓包症状检查

  脓包的检查:

  1、密切对患者进行检查,清楚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脓包更加要密切关注。

  2、适当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各器官的形态病变情况。

  3、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器械检查,适当进行实验室检查,脓包里的脓液一般进行检查。

  4、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结合各种器官损伤的临床症状,最终得出相应诊断。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脓包

5脓包治疗/预防

  治疗: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属湿热型的,宜疏风胜湿清热。可选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等。属瘀血型的,宜活血化疾。可服大黄庭虫丸。日常可服用维生素B2,每次口服5-10毫克,每日3次来辅助治疗。

  预防: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保证充分睡眠。保持患部清洁。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开水。 树立信心,不忧伤,不苦恼,心情愉快。如有原发病,应积极及时进行治疗。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TCM/Disease/A/183.htm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脓包症状描述
2脓包症状起因
3脓包症状诊断/鉴别
4脓包症状检查
5脓包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