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证名。手足频频伸缩抽掣之证。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抽筋是抽搐的俗称,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当管理肌肉运动的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即抽筋。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抽搐
抽搐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郁闭于内,化热化火;或饮食不节,湿热壅滞,郁久化火,火扰神明,热极引动肝风,经筋功能失常而抽搐;或因脾虚湿盛,聚液成痰,上蒙清窍而致;亦有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而致虚风内动者。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chouchu_17547/#5
抽搐与惊厥
抽搐与惊厥都属于不随意运动。抽搐是全身和局部成群骨骼肌肺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长引起关节运动强强直。当集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时成为惊厥。
惊厥表现为全是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时与惊厥概念相同,而癫痫小发作时则不应该为惊厥。 抽搐与惊厥的病因分为特发性和症状性,而特发性由先天性脑部不稳定状态所致。
1. 脑部疾病
1)感染(脑炎、脑膜炎、脑灰质炎等);
2)外伤(产伤、颅脑外伤等);
3)肿瘤(原发性肿瘤、脑转移肿瘤);
4)血管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
5)寄生虫病(脑疟疾、脑血吸虫病、脑包虫病等);
6)其他先天性发育障碍、原因不明的大脑病变(如结节性硬化等)。
2. 全身性疾病
1)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毒型菌痢、链球菌败血症);
2)中毒,内源性(尿 毒症、肝性脑病)和外源性(酒精、苯、铅、阿托品、有机磷等中毒);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或Adams—Stokes综合征等);
4)代谢障碍(低血糖、低钙、低镁血症等,其中以低血钙为典型)
5)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炎);
6)其他(如突然撤停抗癫痫药、安眠药,还可见热射病、溺水、窒息、触电等)。
3. 升级症 如癔症性抽搐与惊厥发生机制认为可能是异常放电所致。这种病理性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的,可由代谢营养、脑皮质肿物或瘢痕等引发,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微量元素、 精神元素等有关。
抽搐和抽动
抽搐是指一个肢体,或一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强烈或节律性地收缩,可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抽动是指因肢体或颈面部的某一群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而出现的 一个可见动作。 抽动可以在固定或不固定部位反复发生。 有些患者可 以出现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纤维收缩, 而无可见运动,如服三环类抗抑 郁药,尤其是丙咪嗪的患者常可感到某部位肌肉的跳动。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6ixczzuzxvowzxupiwrtw6is_1.html
在评估首次抽搐病人中,异常的血糖与电介质(血清钠)结果极高,足以可推荐为常规检查项目。在意识与体征完全正常的病人,常规肾功能、血清钙与镁测定、全血细胞计数、尿药筛选及血气检查的结果不肯定。有待将来作大量前瞻性研究证实。过去确诊的癫痫病人,服用抗癫痫药物并经常有抽搐发作,对此类病人如无其他体征, 则只需要测定血清抗癫痫药物浓度。重要的是要认识癫痫是慢性疾病,主要是适当随访。酗酒者抽搐可因饮酒、戒酒、抽搐的原发病及酒精中毒的合并症。对此类病人必须立即作一般及神经系统体检,以排除对酗酒者有致命危险不疾病(如硬膜外血肿、电介质异常)。除详细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外,血、小便、大便常规检查属必要。其他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有选择性进行,如脑脊液、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检验,以及X线、B型超声波、心电图、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的确立。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zuauwpevv3ct6t3ox3ixpxss_2.html
抽搐的治疗:
1.刺灸法
治则:熄风定惊
处方:百会 印堂 水沟 合谷 太冲
方义:百会、印堂既能熄风定惊,又能开窍醒神,水沟为止抽搐之要穴;合谷、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为熄风止痉之优选穴。
随证配穴:发热—大椎、曲池,神昏—十宣、涌泉,痰盛—内关、丰隆,血虚—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泻法。
2.耳针法
选穴:皮质下 肝 脾 缘中 耳中 心
方法:每次选用3~4穴,毫针刺,强刺激。
3.电针法
选穴:内关 四神聪 合谷 太冲 神门
方法:毫针刺后通脉冲电,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10~30min,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
抽搐的预防:
1.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又如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破伤风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病;狂犬病会引起抽筋,预防狗咬伤很重要,万一被狗咬伤,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对患狂犬病的家畜应立即杀死;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钙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预防腓肠肌抽筋,要在剧烈运动前或游泳前做足准备运动、热身运动。为防止晚上睡觉时该处抽筋,白天勿过度疲劳,晚上勿使腿部受凉。
来源地址:http://www.wiki8.com/chouchu_17547/#6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