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大腿肌肉萎缩

大腿肌肉萎缩

  • 患病部位:下肢,大腿
  • 所属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 细分症状:肌源性肌肉萎缩、神经源性肌肉萎缩
  • 相关疾病:股骨头坏死、肌肉萎缩、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 相关检查:钼靶X线检查、CT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
  • 相关药品:妙纳、力如太、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
  • 相关症状: 重症肌无力、肌肉疼痛、肌力减退

1大腿肌肉萎缩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股骨头坏死病人出现大腿肌肉萎缩是普通现象,大腿肌肉萎缩的轻重各有不同,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都能恢复,但少数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终身不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距离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100%都有不同程度的患肢大腿肌肉萎缩现象,对股骨头坏死病人的走路影响非常大,直接限制患肢大腿的力量恢复,同时也限制患者的走路长短。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华骨科杂志》 2006年 第1期

2大腿肌肉萎缩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大腿肌肉萎缩的第一种原因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大腿血液供应减少造成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发病机制都是由于股骨头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血液循环障碍不但会造成股骨头坏死,同时还会造成股动脉对下肢广泛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大腿肌肉在血液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大腿肌肉长时间营养不良,就会造成大腿肌肉萎缩。另一种原因是患肢大腿由于疼痛不经常走路负重,肌肉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肌肉不再发育,肌肉逐渐萎缩变小,造成的失用性肌肉萎缩。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国内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年 第3期

3大腿肌肉萎缩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中早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外形没有多大破坏,修复后股骨头外形基本正常,股骨头不影响走路功能,将来病人走路距离不受影响。同时早期股骨头坏死血液循环破坏也不严重,通过治疗可以恢复,下肢血液供应不受影响,股动脉完全能够满足下肢血液循环,这样通过锻炼大腿肌肉萎缩可以恢复。

  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就不一样了,股骨头塌陷严重,股骨头外形无法恢复,髋关节功能无法恢复,行走距离不能达到正常,股骨头周围血管部分消失终身不能恢复,下肢血液循环不能满足肌肉发育的需要,肌肉在缺乏血液营养的条件下不可能正常发育,这样一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大腿肌肉萎缩就不可能恢复。


来源资料:《国内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 第5期

4大腿肌肉萎缩症状检查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可有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尤其是大腿股四头肌萎缩可以较早出现,且较明显。关节肿胀,关节腔内可以有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周围关节囊附着处,例如胫骨上端边缘压痛,按压髌骨时可有挤压痛,严重病例,膝关节可以出现屈曲畸形,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活动时关节内有吱吱声。


来源资料:《国内康复医学杂志》 1992年 第5期

5大腿肌肉萎缩治疗/预防

  对于股骨头坏死,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股骨头坏死到晚期出现股骨头塌陷和肌肉萎缩的症状。

  1.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的健康。

  2.保持良好的心情。

  3.学会科学饮食,防止饮食不节。饮食宜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钙、锌,瘦肉、**、鱼、虾仁、动物肝脏、排骨、木耳、蘑菇、豆腐、黄花菜等可适当多食,少吃或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食品。

来源资料:《现代康复》 2001年 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大腿肌肉萎缩症状描述
2大腿肌肉萎缩症状起因
3大腿肌肉萎缩症状诊断/鉴别
4大腿肌肉萎缩症状检查
5大腿肌肉萎缩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