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脱是一种急性症候群,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恐惧、疼痛、饥饿、见到鲜血或奇景怪物等情况下。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虚汗淋漓,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有的大小便失禁,甚至晕倒在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后能平卧休息,大部分人能够逐渐自行恢复。如果处理不当,被人扶着挣扎行走等,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地址:http://jb39.com/zhengzhuang/XuTuo337814.htm
虚脱由于循环障碍而体液的大量丧失或心脏病和发生在像霍乱、伤寒、肺炎等疾病的晚期时引起的极端疲惫和身体衰弱的状态;生命功能的极度衰竭或减退。肠胃不和长期腹泻,过度的出汗细胞液的渗出,还有过度的劳累睡眠不好,情绪不好极度的精神亢奋的原因。
中医认为虚脱是因六淫邪毒,情志内伤,药物过敏或中毒,久病虚衰等严重损伤气血津液,致脏腑气血失调,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甚至阴阳衰竭,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来源地址: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uTuo337814.htm
虚脱需与休克相鉴别:
1、失血性休克: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成人约800毫升)即发生休克,超过40%(约1600毫升)濒于死亡。严重的腹泻、呕吐所致休克亦属此类型。
2、心原性休克:由急性心脏射血功能衰竭所引起,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达80%。
3、中毒性休克:主要见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死亡率为30~80%。
4、过敏性休克: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致敏原刺激组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常见者如药物和某些食物(波罗等)过敏,尤以青霉素过敏最为多见,严重者数分钟内不治而亡。
5、神经原性休克:剧烈的疼痛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导致急剧而短暂的意识丧失,类似于晕厥。有时虚脱与休克相仿,但虚脱的周围循环衰竭发生突然,持续时间短,尤在及时补液后可迅速矫正,主要发生于大量失水、失血和大汗时,休克的死亡多由于肾、心、肺功能衰竭所致。
来源地址: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uTuo337814.htm
虚脱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3、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来源地址: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XuTuo337814.htm
虚脱的急救方法:
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对“晕堂”者,应马上使其离开澡堂,擦干汗水,到更衣室平卧,采取头低足高位休息片刻,经过上述处理,一般很快即可恢复。
虚脱的预防措施:
1、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2、一旦出现虚脱,应立刻到当地医院就医。
3、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饮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4、常喝姜枣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患的作用。
5、坚持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能力,起到预防疾病之目的。
6、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鼻炎。睡前剥几瓣桔子吃,能化痰止咳。将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7、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醒脑清目、治感冒,以其作枕芯,会使人头脑清新,愉快入眠,也能防治感冒。注意补养气血。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虚脱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