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

  • 别名:子痫前期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
  • 所属科室:妇产科,产科
  • 细分症状:阳虚型先兆子痫、阴虚型先兆子痫、风痰型先兆子痫
  • 相关疾病: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妊娠性哮喘、妊娠合并癫痫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CT检查
  • 相关药品: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天麻首乌片
  • 相关症状:蛋白尿、全身性水肿、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

1先兆子痫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先兆子痫是以妊娠晚期或正值产时或产后,出现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搐溺,全身强直,双目上视,时醒时发,甚或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之所以称为先兆子痫,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孕妇容易发生子痫(表现为抽搐等),所以称为子痫前期,同时也是给医生做出警醒,要十分小心监测孕妇情况。子痫前期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子痫前期也曾称为先兆子痫,现在一般都称为子痫前期。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先兆子痫

2先兆子痫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中医认为先兆子痫的病机主要应责之于肝,但脾湿不运能生痰动风致痫(属阳虚子痫),肾阴虚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亦能致痫(属阴虚子痫),七情不节、气滞痰郁亦可致痫,故脾、肾实为子痫之本。亦有认为与足太阳膀胱经受寒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说:“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曰痉。妊娠而发者,闷冒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是风伤太阳之经作痉也,亦名子痫,亦名子冒也。”研究证明,子痫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内风,认为系脏腑阴阳失调,致胎毒内生,上扰清窍所致,外风六淫仅为诱因。

  中医又称先兆子痫为子晕,是子痫的前躯症,中医虽未明确提出子晕即先兆之痫之称,但根据文献的记载,子晕实际上也就是先兆子痫。如宋·薛轩所著《坤元是保》说:“……子痫,人不易识,但验其平日眼目昏乱……”指出孕妇平日眼目昏乱为子痫先兆症。齐仲甫《女科百问》所载子痫“妊娠头目眩……呕逆,背项拘急,致令头晕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时。”郑守谦《女科撮要》说:“妊娠昏眩,胸闷泛恶,甚或发厥。”皆点出头目眩晕、恶心,为子痫的前躯症状,与现代医学先兆子痫的头晕目眩、呕恶相一致,说明中医对先兆子痫已有较深刻认识。此外,《金匮要略》所载子肿说:“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渐恶寒,起即头眩。”其中提到的水肿头眩,其实即为先兆子痫。

来源资料:《中医疾病预测》>《第七十二章 妇、儿科疾病先兆》

3先兆子痫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2002年的公告和2004年出版的妇产科学指南,以及美国医学继续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系列讲座(2002),重度先兆子痫的诊断标准如下。

  下列标准至少一条符合者可诊断重度先兆子痫:

  1、出现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等。

  2、肝细胞损伤的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

  3、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视力模糊、头痛、头晕;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等。

  4、肺水肿。

  5、脑血管意外。

  6、凝血功能障碍。

  7、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8、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9、血小板减少<100×109/L。

  10、蛋白尿≥5g/24h,或间隔4小时两次尿白尿(+++)。

  11、24小时尿量<500ml。< p="">

  12、血管内溶血,包括贫血、黄疸、或乳酸脱氢酶升高。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html/2009/1/zhuqia2052612961190021686.html

4先兆子痫症状检查

  1、体征检查

  (1)多发生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等。

  (2)先兆子痫大多在子眩、子肿(血压高、水肿、蛋白尿)的基础上出现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烦躁不安、胸闷呕恶等自觉症状。

  (3)先兆子痫未能控制,可随时发生子痫,出现全身肌肉强烈抽动等症,严重者抽搐后一直陷入昏迷状态,或抽搐反复发作。

  2、血压检查

  血压超过17.3/12kPa,或较基础血压升高4/2kPa,甚至≥21.3/14.7kPa,为先兆子痫。

  3、血液检查

  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测定血浆蛋白总量及白、球蛋白含量,以了解有无低蛋白血症;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FDP,以了解凝血功能;测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测ALT、BuN、Cr、尿酸等,了解肝肾功能。

  4、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中有蛋白尿,或24小时尿蛋白量≥0.5克,甚至≥5克,根据镜检有无管型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354_75801.shtml

5先兆子痫治疗/预防

  先兆子痫的治疗措施:

  先兆子痫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凡妊高征患者,血压较高,水肿较重,尿蛋白阳性者均应收入院治疗。当出现有先兆子痫症状来急诊检查时也应立即入院,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子痫发作。一旦子痫发作都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1、紧急处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吐物及异物吸入,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取出假牙,插入开口器、导气管和牙垫,防止咬破舌头。如有呕吐物用吸痰器及时吸净以避免吸入性肺炎。②鼻塞给氧,如有呼吸障碍者行气管加压给氧,纠正缺氧酸中毒,避免胎死宫内。③如有抽搐发作,立即静脉注射安定10mg抽搐止后再行检查及继续治疗。④扼要采取病史,重点了解尿量及过去用药情况,查体、留尿检查蛋白,尽快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为子痫抽搐患者应按重病收入院全面检查及治疗。

  2、药物治疗

  以止痉、镇静、降压、利尿为主,辅以其他支持疗法。

  (1)止抽搐、镇静、解痉。优选安定,止抽搐作用快,安全并有一定降压作用。10mg静脉注射(每分钟注射速度不得超过2~3mg),青光眼患者忌用。如果抽搐未能停止可以再行缓慢静脉注射,至抽搐停止为止。

  硫酸镁具解痉及止抽搐作用,并有短暂降压效果。有关硫酸镁用法国内外方案很多,剂量偏大。北京协和医院目前采用初始剂量4g静脉推注(25%MgSO416mL+10%葡萄糖20ml,10~20min推入),然后以1g/h静脉点滴,加于5%~10%葡萄糖,依所需办理入液量而调整浓度。同时进行血镁浓度测定,使达2.5~3mmol/L。注意监测腱反射,尿量每小时不少于100ml,呼吸16次/min。一般24h内需25~30g。于夜间亦可采取双侧臀部深部肌内注射。每侧用25%MgSO410ml+2%普鲁卡因2ml,共5g。

  吗啡具有镇静、止抽搐作用,皮下注射易于给药,作用快,0.015g/次。产时子痫要慎用,因为它有呼吸遏制作用,并可增加颅内压,近年少用。

  (2)降压。肼苯达嗪具有强而迅速降压效果。该药遏制血管运动中枢,舒张平滑肌,不影响胎盘供血,亦无鼻堵副作用。静脉给药时用于舒张压高于或等于14.67kPa(110mmHg),肼苯达嗪5mg+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20min注完,同时每分钟测量血压1次。如果舒张压仍高于或等于14.67kPa(110mmHg),可以同法静脉推注10mg,1~2次。先兆子痫患者清醒后可以口服,每次mg,每日3次,或肼苯达嗪缓释片,每次mg,每日1次。

  甲基多巴也有很好降压效果,遏制儿茶酚胺合成,一般每次g,每日3次口服。安达血平每次片,每日3次口服,均不影响胎盘血液循环。

  孕妇预防先兆子痫的方法:

  1、重视产前检查。按时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不要忽视产检,错、漏过任何一次产检,以免发生异常状况而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诊治。

  2、合理运动,充分休息。孕期运动量少也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的一个隐形因素,而孕妇孕期休息不充足血压则容易升高。

  3、放松情绪。患有高血压的孕妇要尽量放松情绪,不要过分激动或情绪起伏大,孕妇心情过度紧张对治疗的效果一定的影响。

  4、加强孕期的营养。孕妇营养缺乏,患上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的概率就会增高,因此要加强营养。特别是要加强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铁剂和叶酸等的补充,可以有效的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子痫

6先兆子痫预防

  先兆子痫和子痫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凡妊高征患者,血压较高,水肿较重,尿蛋白阳性者均应收入院治疗。当出现有先兆子痫症状来急诊检查时也应立即入院,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子痫发作。一旦子痫发作都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先兆子痫症状描述
2先兆子痫症状起因
3先兆子痫症状诊断/鉴别
4先兆子痫症状检查
5先兆子痫治疗/预防
6先兆子痫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