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中医科、内科,中医内科、呼吸内科
  • 细分症状:季节性感染性发热、病毒性感染性发热
  • 相关疾病:咽结膜热、播散型淋病、呼吸疾病、咽喉痛、后壁穿孔性溃疡
  • 相关检查:体温测量检查、组织因子途径遏制物检查、液气胸征检查
  • 相关药品:青霉素V钾片、赐尔泰、达力叮、仙力素、他格适、开林
  • 相关症状:喉痒咳嗽、咽喉疼痛、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咳嗽

1感染性发热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杆菌、真菌、寄生虫等)侵入机体所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其分子质量小,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年 第1期

2感染性发热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如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急性局灶性细菌性感染、败血症。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 第18期

3感染性发热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人体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年龄、性别、运动与否、早晚、饮食等而有所变化,但大都变化不超过1℃。人体的正常体温为腋下36-37度,体温37-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超过39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发热有很多种,如感染性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持续性发热等。

  感染性发热的鉴别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37.4℃-38℃ 中等度热 38.1℃-39℃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非感染性发热:非各种传染病引起的,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热程长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贫血、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

来源资料:《国内卫生检验杂志》 2011年 第12期

4感染性发热症状检查

  感染性发热检查多具有以下特点: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x109/L;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正常值5C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年 第10期

5感染性发热治疗/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牛奶、软米饭、豆浆、**、瘦肉,富含维生素A、B、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平时注意穿衣,避免着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光明中医》 2014年 第3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感染性发热症状描述
2感染性发热症状起因
3感染性发热症状诊断/鉴别
4感染性发热症状检查
5感染性发热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