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骨内损害

骨内损害

  • 别名:骨内微循环损害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
  • 所属科室:外科,血管外科
  • 细分症状:轻度骨内损害、重度骨内损害
  • 相关疾病:软骨样汗管瘤、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相关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检查、骨与关节MRI检查、骨密度测定检查
  • 相关药品:酮洛芬凝胶、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迈之灵片、脉络舒通颗粒
  • 相关症状:肢体疼痛、恶心、静脉回流障碍、皮肤色素加深、皮下结节

1骨内损害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骨内损害也称骨内微循环损害,指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骨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逐渐分支和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一样。也在营养着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当血液经过大血管到达细小的微动脉时,它流经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细小的微静脉。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

2骨内损害症状起因

  骨内损害的常见病因为激素联合内毒素所致骨坏死骨内微血管内皮表面的超微结构损害和血栓形成。其主要病因是长期或间断大剂量使用激素,尤其是滥用或错用能引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脂质代谢紊乱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骨质疏松学说,但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 第2期

3骨内损害症状诊断/鉴别

  骨内损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骨头软骨下微血管内皮表面凹凸不平,管腔不规则,可见管腔填塞、血栓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凝血期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别,因此还需仔细鉴别,以免误诊误治。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变化的特点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微循环淤血期又称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凝血期又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 第4期

4骨内损害症状检查

  骨内损害患者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检查、骨与关节MRI检查、骨密度测定检查等。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是对四肢及相关关节进行拍片,用于确认骨状况。听从医生吩咐进行检查。不必对X线恐慌。病人在X线检查时,安全照射量应在100伦琴以内,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骨与关节MRI检查是使用MRI对骨和关节进行扫描,用于观察骨内状况,确诊相关疾病。骨密度(BMD)的变化可以用骨密度仪来监测。一般选用正位脊柱和(或)双侧股骨,当病人的脊柱有明显的增生或变形时,双侧股骨扫描更有意义。检查前应放松心情。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华骨科杂志》 2002年 第4期

5骨内损害治疗/预防

  骨内损害的治疗原则为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血流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两大类。在药物疗法中以山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等为代表,它们共同特点是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血流量。我国从青海唐古拉山的草药山莨菪中提取出的山莨菪碱作用最为突出,它有明显的扩张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作用,同时还减少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和减少微血栓形成,如今它已成为我国临床医生治疗微循环紊乱和抢救某些重症病人的一个广泛应用的药物。此外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虎杖等也有明显增加血流量作用。

  在非药物疗法中,常用的多种物理疗法,包括超短波、频谱、氦氖激光、热疗、矿泉浴等均有扩张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研制了一种新的改善微循环的高科技材料――微元生化纤维也属于非药物疗法。这种材料是把一些无机的超细粉末纺入化学纤维,由此制成的纺织材料可以吸收人体和外界的能量,释放出远红外线,从而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它可以使正常血流量增加2―3倍,使烧伤和炎症瘀滞的血流在几个小时间内逐渐恢复。

  骨内损害患者的预防措施如下:

  1、生活调理

  ①劳逸结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②MM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等劳动或运动。

  2、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选用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莱、海蛤、杏仁。对症选用抗血栓、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稳定期可长期服用药茶。

  ① 抑制骨髓过度增生食疗方

  桃花鱼片:青鱼肉适量,桃仁酥10g。鱼肉切丝,共炒熟即可。适用于各型多发性骨髓瘤。

  ②抗血栓食疗方

  山楂甜羹:山楂50g,红花50g。煮羹作点心食。适用于伴有高粘滞血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③补血、抗消耗食疗方

  黄芪银耳汤:黄芪9g,银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1小时加冰糖适量,每日服一次。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期,气阴虚,口干,盗汗,失眠者。

来源资料:《中国药房》 2012年 第3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骨内损害症状描述
2骨内损害症状起因
3骨内损害症状诊断/鉴别
4骨内损害症状检查
5骨内损害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