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梅毒性白斑

梅毒性白斑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性病科
  • 细分症状:单发性梅毒性白斑、并发性梅毒性白斑
  • 相关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主动脉瘤、猝死、神经梅毒
  • 相关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沉淀反应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
  • 相关药品:罗红霉素分散片、红霉素肠溶胶囊、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 相关症状:粘膜疹、梅毒肝、鼻尖上翘呈马鞍状、咽痛、色素脱失

1梅毒性白斑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梅毒性白斑,多见于妇女患者。一般发于感染后4-5个月或1年。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二期梅毒常见的皮肤黏膜损害为粘膜白斑。粘膜白斑表面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第10期

2梅毒性白斑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梅毒性白斑是梅毒临床表现中二期梅毒常见的皮肤黏膜损害,二期梅毒粘膜损害可单发,亦可与其他梅毒疹并发。在单独发生时易被忽略。吸烟、酗酒及经常摄取过热及刺激性食物者以及牙齿卫生差者易于发生或复发。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皮肤病与性病》1989年第1期

3梅毒性白斑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梅毒性白斑好发于颈项两侧,亦可见于胸、背、乳房、四肢、腋窝、外阴、肛周等部。患部色素完全脱失,周围色素增加,类似白癜风。大小不等。可相互融合成大片,中间呈网眼状,网眼内色素脱失。

  梅毒性白斑常与梅毒性脱发伴发。存在时间较长,顽固不易消失,可7-8年,可延至三期梅毒时,常伴有神经系统梅毒或在神经梅毒发生前出现。脑脊髓液有异常改变。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根据病史,其他部位梅毒症状,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等,可与白癜风鉴别:

  白癜风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部局部的瘙痒感,白癜风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恶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

  据白斑的形态,部位,范围及治疗反应,临床上将其分为四型:

  ①局限型,白斑单发或群集于某一部位;

  ②散发型,白斑散在,大小不一,多对称性分布;

  ③泛发型,常由上述二型发展而来,病损面积大于体表的1/2;

  ④节段型,白斑按神经节段或皮节分布,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数目减少,治愈机率大。

  白癜风为后天发生,各年龄均可发病,有新生儿发病的报告,经过迟缓,亦可进行性发展,儿童早期发病者可自愈。皮损处表面温度可增高,汗液增多,常并发于糖尿病,恶性贫血,自身免疫病,甲状腺病,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来源资料:《国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第10期

4梅毒性白斑症状检查

  梅毒性白斑可做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血清试验和脑脊液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一期,二期梅毒和早期先天性梅毒应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损分泌物中的苍白密螺旋体,阳性者应见到有规律螺旋运动的病原体,暗视野检查简便,快捷而准确,一处皮损只有连续3次检查后仍未发现梅毒螺旋体才能判为阴性,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不适合用于口腔黏膜的损害,因为显微镜下见到的梅毒螺旋体无法与口腔中非致病的螺旋体区别,应注意检查前皮损部位不能外用抗生素,或使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作为检查的载液,标本中已死亡的梅毒螺旋体可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鉴别。

  2.血清试验

  根据所用的抗原不同分为两类。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类脂质血清反应):用正常牛心肌的心磷脂(cardiolipin)为抗原,与梅毒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即反应素)结合,结合后发现凝集,生成絮状物为阳性反应,用于梅毒诊断,疗效观察和对复发或再感染的监测,方法有:

  ①性病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又称VDRL试验):该试验是1946年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创建的,故以该实验室命名,试验在玻片上进行,可以定性或半定量,低倍显微镜观察结果。

  ②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试验:为VDRL试验的改良法,可使用血浆,原理是用未经处理的活性炭颗粒(直径3~5μm)吸附VDRL抗原,此颗粒若与待检血清中的反应素结合,便形成黑色凝集块,肉眼即可识别,不需低倍镜观察,试验在专用纸卡的反应圈(内径18 mm)内进行,此试验敏感性高,具一定特异性,而且经济,方便,快速,适合大规模筛选且能定性或半定量。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体或其他成分作为抗原检查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这种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都高,用于证实试验,尤其适用晚期梅毒,但血和脑脊液行RPR试验均为阴性者,由于这类方法检测的是抗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即使患者已经经过充分的治疗,IgG抗体仍保持阳性,所以不能用以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①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试验):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②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试验(MHA-TP):用梅毒螺旋体提取物致敏的红细胞微量血凝分析法检查相应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其滴度在1∶80以上则可判定为抗体阳性,此试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而且方法比FTA-ABS试验简便,故应用广泛。

  ③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活的梅毒螺旋体加入患者血清,在补体参与下,梅毒螺旋体活动可受到遏制。

  梅毒血清试验除技术性假阳性外,还有生物性假阳性反应,这些反应来自患者生理状况的变化和其他的一些疾病,一些非梅毒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如麻疹,风疹,水痘,牛痘疹,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疟疾,锥虫病,鼠咬热,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但这些病的血清反应效价较低,且多在6个月内转为阴性,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FTA-ABS或TPI检测,结果为阴性,另外一些能引起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麻风,肝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Sjögren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桥本甲状腺炎,慢性肾炎,系统性硬化症,麻醉品成瘾(主要是静脉注射海洛因),少数孕妇及老年人等。

  能引起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淋巴肉瘤,脑膜瘤,肝硬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肠癌,接种牛痘,生殖器疱疹,糖尿病,海洛因成瘾,妊娠等,假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身。

  有1%~2%二期梅毒患者的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如VDRL试验显示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结果,但将血清稀释后再检查反而呈阳性,这种现象称前带现象,原因是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过多,遏制了阳性反应而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一些梅毒患者表现为耐血清性,即经过抗梅毒治疗后,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在一定时期内不转为阴性,除部分患者是因为治疗量不足,治疗不规则,复发,再感染或有神经梅毒属于早期耐血清性耐继续治疗外,其余患者属于晚期耐血清性,即患者虽已得到足够的抗梅毒药物和足够的疗程,抗体效价并不降低,若继续给予更多的甚至无限期的治疗也无法降低血清抗体效价,对这部分患者应详细体检,排除神经梅毒后,停止治疗,定期随访。

  3.脑脊液检查

  用于检查神经梅毒,脑脊液细胞数升高,白细胞数≥10×106/L,总蛋白升高,α2脂蛋白,α2巨球蛋白,IgG特别是IgM升高,胶体金试验阳性,包括麻痹型或第一带型,梅毒型或中间型,脑膜炎型或末带型,抗心磷脂抗体试验阳性,但部分活动性神经梅毒可呈阴性反应。

  组织病理:若诊断证据不足时,可从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取材,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如发现梅毒的特异性病变,则有助于诊断,各期梅毒损害的组织病理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最后导致血管腔阻塞,血管周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晚期梅毒除上述血管变化外,主要为肉芽肿变化,可有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组成的浸润,中央因血管梗死缺血,可引起干酪样坏死,在愈合时出现成纤维细胞,形成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来源资料:《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期

5梅毒性白斑治疗/预防

  梅毒性白斑的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梅毒性白斑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一定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不能结婚。

来源资料:《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梅毒性白斑症状描述
2梅毒性白斑症状起因
3梅毒性白斑症状诊断/鉴别
4梅毒性白斑症状检查
5梅毒性白斑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