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伴高血压

伴高血压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
  • 所属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 细分症状:遗传性伴高血压、病理性伴高血压
  • 相关疾病: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肺水肿、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
  • 相关药品:复方α-酮酸片、新赛斯平、新山地明、氢氯噻嗪片
  • 相关症状:充血、左心室肥厚、早搏、心室肥大

1伴高血压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伴高血压指某些疾病发病的同时,产生高血压。常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引起。尤多见的为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老年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疾病。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医生》2005年第8期

2伴高血压症状起因

  常见的伴高血压的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引起,一般高血压病疾病与血脂及胆固醇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血糖的异常对血压也是有影响的。动脉硬化症对血压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还有就是遗传性的高血压病。肾脏患病也会造成血压升高的。

  疾病伴高血压的原因:

  心脏:早期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压力负荷增高,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等生长因子都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动脉,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易发生瓣膜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主动脉瓣的钙化、狭窄和关闭不全,加重心脏负担。

  大脑: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和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易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的垂直穿透支,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此外,颈动脉斑块不稳定以及颅内血管病变,可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

  肾脏:恶性高血压时,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发生增殖性内膜炎及纤维素性坏死,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肾衰竭;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引起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状态,在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引发高血压的原因:

  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与钠潴留及血管阻力增加有关。如高血压发生在糖尿病之前,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如高血压发生在糖尿病病程中,则有3种可能性: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并发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在1型糖尿病,高血压绝大部分为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水钠潴留是主要发生机制,往往紧接着微白蛋白尿后发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了。高血糖本身遏制血管内皮舒张,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刺激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因子基因转录。

  此外,下列因素也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1、高胰岛素血症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存在高胰岛素血症,1型糖尿病由于长期大量外源胰岛素也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增加肾钠、水重吸收,增加血压对摄入盐的敏感性,增加加压物质及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改变电解质跨膜转运,表现为细胞内钠转运增加、Na-K-ATP酶活性降低、Na-H-ATP酶活性增加,增加细胞内钙,刺激生长因子(特别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因子)表达,刺激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扩血管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内皮素的分泌,损害心房利钠肽的利钠作用等因素而导致高血压。

  上述作用结果导致钠、水潴留及血管张力增加,最终产生高血压。另外,有人发现细胞内游离镁水平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即高胰岛素血症时伴细胞内低镁,而细胞内镁水平又与血压呈负相关。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反复出现的水、盐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及长期代谢控制不良,可导致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反复增加,可能与糖尿病病人的高血压发生有关。但合并肾脏病变和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不论有无高血压,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遏制,可能是由于水钠潴留、肾小球旁细胞变性、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及肾前列腺素缺乏等所致。

  3、水钠潴留

  高胰岛素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肾脏病变等均可导致水钠潴留。水钠潴留后又可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的敏感性。有研究显示,即使在代谢稳定且无氮质血症的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不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不论有无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体内可交换钠平均增加10%,且与血压呈显着正相关。给病人用利尿剂6周后,可使交换钠降至正常,使心血管系统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反应从增强状态恢复正常。引起水钠潴留的原因还包括血生长激素增加,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使胶体渗透压降低,肾舒血管因子如前列腺素E减少等因素。

  4、儿茶酚胺

  高胰岛素血症、血糖控制不佳(特别是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内儿茶酚胺浓度显着增高、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加。

来源资料:《实用老年医学》2005年第2期

3伴高血压症状诊断/鉴别

  伴高血压的诊断应通过血压测量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诊断:

  有些内分泌性疾病可引起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要注意鉴别诊断。

  1.糖尿病病史。

  2.嗜铬细胞瘤有其特定的临床症状,尿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增高,做酚妥拉明遏制试验和激发试验可资鉴别。

  库欣综合征有特征性临床症状如向心性肥胖、月亮脸或称满月脸,毛发增多,面色潮红,皮肤细薄有紫纹等。血中皮质醇升高,尿中17羟、17酮皮质类固醇排泄增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加引起的高血压。血中醛固酮水平增高,并有高钠、低钾,心电图常有低钾改变。

  3.自主神经病变 由于糖尿病损害自主神经引起的高血压,其血压常呈体位性改变,即卧位性高血压和立位性低血压为其特征。所以其鉴别诊断不难。

  在1型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原因通常是肾性的。因此,大多数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的临床异常不必作详细的鉴别。

  对有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可以是肾性的,或者在大多数患者出现肾病前就有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进一步恶化的原因。根据临床症状,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应作进一步鉴别。

  肾病伴高血压的诊断:

  无论单侧或双侧肾实质疾患,几乎每一种肾脏病都可引起高血压。通常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囊肾、先天性肾发育不全等疾病,如果病变较广泛并伴有血管病变或肾缺血较广泛者,常伴发高血压。例如弥漫性增殖性肾炎常因病变广泛、肾缺血严重,使高血压极为常见。

  反之,微小病变、局灶性增殖性肾炎很少发生高血压。肾结核、肾结石、肾淀粉样变性、肾盂积水、单纯的肾盂肾炎、肾髓质囊肿病以及其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损坏的病变产生高血压的机会较少。但这些疾病一旦发展到影响肾小球功能时常出现高血压。因此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与肾小球的功能状态关系密切。肾小球功能减退时,血压趋向升高,终末期肾衰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达83%。

来源资料:《国内血液净化》2010年第2期

4伴高血压症状检查

  伴高血压的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2、尿常规

  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4、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来源资料:《国内全科医学》2012年第6期

5伴高血压治疗/预防

  伴高血压的治疗:

  1、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遏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3、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5、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伴高血压的预防:

  1、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2、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3、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4、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5、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导报》2010年第1期

6伴高血压治疗护理

  治疗原发性疾病,针对血压高的情况进行降压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体力劳动。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伴高血压症状描述
2伴高血压症状起因
3伴高血压症状诊断/鉴别
4伴高血压症状检查
5伴高血压治疗/预防
6伴高血压治疗护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