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坏死是指肌肉在受到外力过度挤压,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肌肉失去吸收营养的能力,导致肌肉感染,腐烂,最终逐渐坏死的情况。一般表现为肌肉坏死部位疼痛,肿胀,红肿,发热等一系列炎性反应的表现。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的现象。常见于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气性坏疽,梭状芽胞杆菌伤口感染,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链球菌坏死等疾病中。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解放军医学情报》 1989年 第1期
导致肌肉坏死可能是浓稠血液阻塞血管健康状态的血液能在血管里顺畅地流动,并向全身运送氧气和营养,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血细胞以及液体成分的血浆。红细胞将呼吸时吸入体内氧气运送到全身,并回收已变成废弃物的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免疫功能,起着保护肌体不受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和感染作用。血小板则在血管受伤之后,聚集在受伤部分起修复伤口的作用;血浆是透明的液体,其中90%都是水分,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激素等。血浆将这些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当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后,血液就会形成浓稠的状态,不能在血管中顺畅流动那么,血液成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一是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液体血浆也会减少,而作为血细胞的三种细胞比例就升高,导致血液形成浓稠的状态。
摄入过多的营养成分也是导致肌肉坏死原因之一,如果从食品中摄取过多的动物性脂肪,会造成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多,如果摄入过多的葡萄糖也会导致同样的状态,会引发红细胞聚集的现象,无法在血管中顺畅流动,容易阻塞血管。另外,血管损伤也会令血液成分变化,血小板为了修复创伤聚集到该处使血液凝固,防止出血,就形成血栓附着子血管壁上,属正常的生理功能作用。但是,由于年龄的增加、肥胖、压力、动脉硬化等原因使发生的血栓的概率也上升了。
浓稠血液引发多种疾病浓稠血液在血管中无法顺畅流动时,会导致动脉硬化,冠状动脉出现血栓会造成心脏的肌肉坏死,引发心肌梗塞,脑动脉被血栓阻塞后,会引起脑梗塞,造成脑组织坏死,引起单侧的手脚麻痹和语言障碍等更严重的脑血栓梗塞则会突然出现半身不遂,或意识丧失及死亡。浓稠血液形成后的无力感、上腹部疼痛、手、膝盖处出现脂肪肿块(黄色瘤)、肩膀酸痛、视力障碍、目眩、耳鸣、手脚发麻和轻度麻痹、头重、注意力难以集中。
来源资料:《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 第6期
肌肉坏死中厌氧链球菌性肌炎的致病菌是消化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故属于条件致病菌。它有9个种属,在外科感染中重要的是厌氧消化链球菌(P.anaerobius)、微小消化链球菌(P.micros) 、不解糖消化链球菌(P.asaccharolyticus) 和大消化链球菌(P.magnus)。它们常和需氧菌(如B 族链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或其他厌氧菌(如类杆菌等)形成混合感染,从而影响肌肉。其致病物主要为强有力的外毒素和一系列高度活性的酶类。污染较重的创伤和手术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也容易诱发肌肉坏死。厌氧链球菌性肌炎还可由邻近组织器官的感染蔓延而来,如牙周化脓性感染蔓延可导致面颈部肌肉的坏死。消化链球菌性肌炎病人常合并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化疗、使用免疫遏制剂、营养不良等。
肌肉撞伤:肌肉受到外物撞击以致出现疼痛、淤血、红肿、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畸形等症状。 临床表现为疼痛、淤血、红肿、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畸形等。
肌肉压痛是多发性肌炎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发性肌炎是一组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这在长、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
肌肉挫伤:由钝性物体直接作用于畜体软组织而发生的非开放性损伤。临床症状差别很大。轻度挫伤一般为毛细血管溢血,毛细淋巴管流出的淋巴液积聚于肌肉和结缔组织之间,造成肿胀,疼痛明显。重度挫伤则可引起血肿甚至休克。部位不同的挫伤可引起不同的机能障碍,如关节挫伤可在运动时出现明显疼痛,胸壁挫伤可出现血胸甚至骨折、并发休克和心肺功能异常等。肌肉发生出血是因为被牵拉过度或者受到了直接打击,造成肌肉纤维撕裂,引发出血。出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终身有自发的/轻微损伤/手术后长时间的出血倾向,重型可在出生后既发病,轻者发病稍晚。肌肉酸痛,对於参与运动的人而言是一个很普通的伤害经验。一般来说,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为急性肌肉酸痛与慢性(迟发性的肌肉酸痛)二种。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别於肌肉拉伤,而是指因肌肉暂时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现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长期的活动下才会发生,肌肉活动一结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会拌随肌肉僵硬的现象。
诊断:
1.外伤史: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并结合病原体检查。
2.临床表现:好转的伤口肿胀、剧烈疼痛,有血浆样液体渗出伴恶臭。
3.病原体检查: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
来源资料:《中医杂志》 2007年 第9期
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肌肉坏死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检查时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应尽量放松,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患者的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减低时,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的运动范围扩大。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某些肌病如废用性肌肉萎缩。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增高伴核左移。
(2)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有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的降低。
2.细菌学检查。
(1)分泌物涂片:取病灶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有助于初步病原学诊断。
(2)荧光法和酶染法检测: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优点,并且对不同的厌氧菌可制成混合抗体进行检测,以扩大检测范围。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平片
有时可见到肌肉内气体形成。
2.CT
显示肌肉肿胀、有气泡影。
来源资料:《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10年 第6期
患上肌肉坏死应避免肌肉受外力挤压或其他可能造成肌肉坏死的情况产生。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生活中也要注意多用热水洗脚,热敷腿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治疗上采取自动和被动伸直活动,使用伸直指间关节,多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
1.宜吃新鲜蔬菜水果,宜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助食品。,如发菜、荔枝等
2.忌吃豆类、花生、玉米等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腻、过甜的食物;
3.忌吃芝麻、芝麻油、葱、姜和各种香气浓郁的调味料。
来源资料:《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年 第7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