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被迫体位

被迫体位

  • 患病部位:全身,四肢
  • 所属科室:其他科室,其他综合
  • 细分症状:头高足低被迫体位、侧卧式被迫体位
  • 相关疾病:骨质增生、关节脱位、脊椎骨质增生、急性腰背部扭伤
  • 相关检查:骨关节CT检查、软组织CT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 相关药品:盐酸乙哌立松片、妙纳、欧莱、抗骨增生片、根痛平片
  • 相关症状:呼吸困难、强迫性体位、胎膜早破、头痛、休克、辗转体位

1被迫体位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体位分为主动体位和被迫体位,临床上以被迫体位多见,被迫体位即指病人因为疾病的需要被迫保持一种姿势。常见的被迫体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侧卧位、头高足低位以及头低足高位。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第1期

2被迫体位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常见的被迫体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侧卧位、头高足低位以及头低足高位。1、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目的是防止因颅内压减低而引起头痛。2、中凹卧位常见于休克病人,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以减轻休克危险。

  半坐卧位常见于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术的病人,采取这种体位的目的是减少伤口处张力,缓解疼痛。

  端坐位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病人,目的是缓解呼吸困难,因为此类病人平卧时会加重呼吸困难。

  侧卧位常见于需要做灌肠的病人,或需要做肛门及胃镜检查。

  头高足低位常见于因颈椎骨折而需要做颅骨牵引的病人,为他们提供反牵引力。

  头低足高位常见于妊娠时胎膜早破,以此体位防止子宫脱垂。

来源资料:《海南医学》 2014年 第23期

3被迫体位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强迫性体位:强迫性体位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劳作时;身体被迫长时间地处于某种空间位置而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姿态;自动体位:指身体活动自如,不受任何限制,见于正常人或者某些轻病或疾病早期;被动体位:患者因病伤部位不同,常自己采用一种舒适体位。有经验者常以体位的姿势来判断疾病,从而采用正确救治方法。

    被动体位指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处于一种固定而不适的状态;辗转体位:体位是指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观察体位的变化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些线索。辗转体位表现为患者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变换体位。

来源资料:《华夏医学》 2007年 第5期

4被迫体位症状检查

  被迫体位相关检查: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故临床上对于被迫体位的患者要进行:1、体格检查: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特别健康:下》 2014年 第4期

5被迫体位治疗/预防

  病人采取被动体位是为了病情需要,能够缓解或者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对病情的控制有一定帮助,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有较大的帮助,应该积极配合,采取正确的被动体位。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目的是防止因颅内压减低而引起头痛。中凹卧位常见于休克病人,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以减轻休克危险。半坐卧位常见于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术的病人,采取这种体位的目的是减少伤口处张力,缓解疼痛。

  1、写字,看电脑等保持良好的姿势。

  2、积极治疗原发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若不对症,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3、增强免疫力: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时免疫力会增强。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 第34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被迫体位症状描述
2被迫体位症状起因
3被迫体位症状诊断/鉴别
4被迫体位症状检查
5被迫体位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