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术后发热

术后发热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呼吸内科、血管外科
  • 细分症状:非感染性术后发热、感染性术后发热
  • 相关疾病:手术后和创伤后肺炎、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 相关检查:基础代谢检查、红外热象图检查、血常规检查、体温测量检查
  • 相关药品:头孢羟氨苄胶囊、金石宁、噻吗灵、罗红霉素片
  • 相关症状:啰音、咳嗽伴胸痛、乏力、胸痛、发烧、咳嗽

1术后发热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术后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 高于38℃。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 ) 。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 第10期

2术后发热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术后发热的原因具体如下:

  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 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

  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素有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被忽视也是因素之一。

  感染性发热除伤口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服性或非化服性静脉炎等。

来源资料:《中医正骨》 2004年 第3期

3术后发热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术后发热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种情况,并根据以下特点来诊断:

  一、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

  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

  2、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109/L。

  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正常值<10%)应用激素后可呈假阴性。

  5、C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

  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

  二、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

  1、热程长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

  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3、贫血、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引起中枢性发热的疾病以脑血管病、 脑外伤及脑部手术侵袭较常见, 也可见于脑部肿瘤、 癫痫、 酒精戒断和急性高颅压等。此外, 有学者将恶性高热和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也归为体温调节障碍一类。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术后第一个24小时出现高热 (>39℃) ,如果能排除输血反应,多考虑链球菌或梭菌感染,吸人性肺炎,或原已存在的感染。

来源资料:《中国乡村医生》 1990年 第5期

4术后发热症状检查

  术后发热的检查方法如下:

  术后第一个小时出现高热 (>39℃) ,如果能排除输血反应,多考虑链球菌或梭菌感染,吸人性肺炎,或原已存在的感染。

来源资料:《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 第9期

5术后发热治疗/预防

  术后发热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如下:

  术后发热患者如体温不超过38℃,可不予处理。高于38.5℃,病人感到不适时,处理措施为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药物引起要并停止应用引起发热的药物。对症处理,严密观察。如为手术脱水热轻者只需喝足开水或果汁,症状即可完全消除,重者给予适当静脉输注1/3~1/4减张液体。术后发热的患者应该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趁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来源资料:《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2年 第3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术后发热症状描述
2术后发热症状起因
3术后发热症状诊断/鉴别
4术后发热症状检查
5术后发热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