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脂溢,也称为干性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肤干燥,甚至有些脱皮和红斑,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脂溢性皮炎。干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国内民间疗法》 2011年 第8期
干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干性脂溢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一般认为干性脂溢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关系。
中医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干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并继发皮疹、丘疹或斑片与油腻状鳞屑的症状。
来源资料:《国内药业》 2003年 第6期
干性脂溢的诊断可通过患者皮肤干燥,甚至有些脱皮和红斑的临床表现而判断,干性脂溢性皮炎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但干性脂溢皮炎临床上变化多端,有的进展缓慢,反复发作,有的可局限于头部,有的分布于其他部位或全身,由于瘙痒,搔抓可造成红皮病,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等,亦有处理不当而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变。
干性脂溢的鉴别诊断: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
头部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腺分布较多的地方,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就会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头部溢脂性皮炎是指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 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
脂溢性脱发:少数病人可无皮脂溢出,而是毛发发黄,发干易断而脱落。
来源资料:《国内药业》 2003年 第6期
干性脂溢的检查有体格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真菌镜检查、皮损检查等。干性脂溢的皮损部分主要出现在头皮、眉弓、鼻唇沟、面颊、耳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外阴和腹股沟等部位。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之后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界限比较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其上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自觉轻度瘙痒。发生在躯干部的皮损常呈环状。皮损多从头皮开始,逐渐往下蔓延,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发展为红皮病。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国内医药指南》 2012年 第10期
治疗干性脂溢可以外用维生素B6软膏,在比较严重的部位可以短期使用尤卓尔、艾洛松等副作用小的激素,每日一次,不要超过一月。在发病期间护肤品应选用较油的霜剂,不用含酒精的制剂。还可以配合口服维生素B。
也有医院尝试用洁尔阴治疗干性脂溢取得较好效果,洁尔阴为中草药制成的外用药液,适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氯硫洗剂,对治疗干性脂溢性皮炎具有较好疗效,临床研究发现临床有效率(100%)、治愈率(98.3%)。与复方硫磺冼剂(900%,75.0%)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
干性脂溢的预防:
1、由于干性脂溢患者的皮脂分泌较少,所以日常应用的洗面剂不应碱性太强。饮食注意控制,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吃水果和饮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规律,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来源资料:《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1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