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泛发性红色斑块

泛发性红色斑块

  • 患病部位:全身,皮脂腺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 细分症状:脂溢性皮炎泛发性红色斑块、非脂溢性皮炎泛发性红色斑块
  • 相关疾病:红斑、面部肉芽肿、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 相关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 相关药品:三乙醇胺乳膏、甲泼尼龙片、
  • 相关症状:瘙痒、毛发脱落、结痂、脂肪过多、干性脂溢

1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泛发性红色斑块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全身泛发的红色斑块。可见于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会阴等处,也可泛发全身。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 第3期

2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起因常见于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1、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2、痤疮。青春期寻常痤疮或成人痘(毒性痤疮)没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脂溢性皮炎。

  3、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伤害了皮肤本身的水油均衡机能,皮肤水油代谢紊乱了。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不利于细菌生长。因为化学物质的侵袭(化妆品、护肤品)、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因而遏制细菌效果降低,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4、代谢障碍、遗传因素、维生素B族缺乏以及物理、化学刺激,很是经常搔抓或用碱性洗涤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

  5、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并发痤疮症状;还可继发对真菌、细菌的过敏反应,自身的免疫反应还可继发湿疹样病变与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

  6、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有的以为有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

  7、过敏体质、过敏肤质。很多脂溢性皮炎都是过敏拖出来的。

来源资料:《国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 第6期

3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泛发性红色斑块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症状。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脱发,脱发常发生于脂溢皮炎之后,一般是从头顶开始。皮炎的初发症状是以毛囊口为中心的皮肤炎症,表现为小丘疹,并逐渐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的潮湿的油脂性鳞屑斑块,严重者,满头头皮均可覆盖有污秽的痂皮。还有一种比较干燥,满头均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头皮屑。前者称湿性脂溢性皮炎,后者则称为干性脂溢性皮炎。两者都很痒,均可使毛发脱落。引起皮炎的病原菌为真菌。脂溢性皮炎与相似疾病的鉴别:

  1.头面部银屑病。损害分散成片状,境界分明,鳞屑很厚,触之高低不平,头发不脱落,短发聚集而成束状,重者损害可连成大片,扩展至前发际处,侵及前额数厘米。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即将鳞屑刮除,其下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及出血现象(即轻刮薄膜可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薄膜现象和出血现象是银屑病损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呈椭圆形斑疹,中央略带黄色,边缘微高隆起,呈淡红色,上附白色糠秕样鳞屑。初起为单个损害,称为母斑;母斑渐大,直径可达2~5cm或更大,有时可有2~3个母斑同时出现,1~2月后陆续出现较小的红斑,发生于躯干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复发。

  3.体癣。损害边缘隆起而狭窄。境界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瘙痒明显,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癣的病史。

  4.红斑性天疱疮。主要分布于面、颈、胸背正中部。开始在面部有对称形红斑,上覆鳞屑及结痂,颈后及胸背部红斑基础上有水疱出现,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阳性。(即在疱顶施加压力,即可见疱液向周围表皮内渗透;牵拉疱壁之残壁,引起周围表皮进一步剥脱;更为重要的是外观正常的皮肤也一擦即破)。

  5.酒渣样皮炎。不累及头皮部位。眉毛及鼻唇沟不是好发部位,多有长期外涂激素制剂的用药史。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年 第11期

4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检查

  泛发性红色斑块皮脂分泌过盛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便秘与喜食刺激性食物可能是诱发因素,多食脂肪与洗头过于频繁也是原因之一。过去的僧人,患脂溢性皮炎者甚少,与其素食和神经系统不过度紧张有关。频繁洗头者,破坏了皮脂腺口的阻碍物,使皮脂分泌过多,形成了有脂肪酸的真菌温床。所以泛发性红色斑块症做相应的检查,临床表现: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

  5、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现:油性也有是干性或者混合性,瘙痒。脱屑等皮肤表面症状表现,红斑较明显。

来源资料:《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 第1期

5泛发性红色斑块治疗/预防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部、背部、腋部、会阴等,重者可泛发全身。其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略带黄色的轻度红斑,伴细腻性鲜屑和结痂,皮肤有搔痒感。发生于头皮长期不愈可导致头发脱落稀疏,称为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采用饮食调治疗效较好。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关,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脂溢性皮炎的预防常识如下:

  1、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时服药。

  2、勤洗头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软皂,禁烫洗和搔抓

  3、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可适量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4、急性期要避免风吹日晒不要用强刺激性药物。

  5、多吃水果、蔬菜,限制油脂及糖的摄入,忌吃辛辣、油炸、熏烤制品,应忌饮酒;

  6、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7、避免搔抓,消除精神紧张;

  8、洗脸、洗头时,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擦洗建议用弱性洗面皂洗脸。

来源资料:《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 第2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描述
2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起因
3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诊断/鉴别
4泛发性红色斑块症状检查
5泛发性红色斑块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