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潮汗

潮汗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中医科、内科、儿科、急诊科,中医内科、呼吸内科、小儿内科、急诊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潮汗、病理性潮汗
  • 相关疾病:中暑痉挛、霍奇金淋巴瘤、多汗症、倾倒综合征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检查
  • 相关药品:六味地黄丸、五味敷剂、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五砂散
  • 相关症状:淋巴结肿大、发烧、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低、心悸、多汗

1潮汗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潮汗指汗腺分泌汗液。多由先天性遗传性、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等因素引起,常见于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无汗症、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汗症、盗汗症等疾病。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潮汗

2潮汗症状起因

  1、生理性潮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2、病理性潮汗: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潮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者潮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是否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潮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潮汗

3潮汗症状诊断/鉴别

  潮汗需要与以下疾病症状相鉴别:

  1、多汗症

  (1)精神性及神经性多汗症: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神经损伤,可使乙酸胆碱分泌增多,而产生多汗。

  (2)物理性多汗症:剧烈的运动,高温作业的工人、炼钢、炼铁、焦炉工作者,因温度过高,均可引起多汗,但不属于病态。

  (3)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症状于出生后即发生,情绪激动后全身出现红斑。遇冷肢端发紫、麻木、多汗、阵发性高血压,预后不良。

  (4)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混浊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外胚叶形成异常,多在5-20岁发病。手掌足路角化,甲发育不良、秃发伴多汗症。

  (5)先天性角化不良白内障综合征 (Schafe’s syndro,e):为先天性疾病。皮肤有散在毛囊角化、手足角化、假性斑秃头,小头殊儒,多汗症。

  2、盗汗

  多在夜间睡眠时出现冷汗。常见于严重的肺结核,也见于慢性消耗衰弱疾病。

  3、尿汗症

  尿汗症为尿素等物质通过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呈一层白色的小结晶。多见于尿毒症、糖尿病和痛风者。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潮汗

4潮汗症状检查

  1、病史检查

  病史中应详细询问发生出汗异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发红。应询问家中有否同样患者,以排除遗传因素。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3、实验室检查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查呈阳性。出汗试验: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着香碱液 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潮汗

5潮汗治疗/预防

  潮汗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古今医学文献中介绍很多治疗方法,并且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以前用滋阴的中药治疗成人潮汗效果很好,现代医家在前任的基础上,用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治疗潮汗效果十分显著。

  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潮汗的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潮汗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潮汗症状描述
2潮汗症状起因
3潮汗症状诊断/鉴别
4潮汗症状检查
5潮汗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