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局部游走性红斑

局部游走性红斑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皮肤科
  • 细分症状:感染性局部游走性红斑、非感染性局部游走性红斑
  • 相关疾病:莱姆心脏炎、神经莱姆病、瑞尔黑变病、胰高血糖素瘤
  • 相关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库姆斯氏试验、滤过紫外线检查
  • 相关药品:烟酸片、甲泼尼龙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相关症状:乏力、淋巴结肿大、皮肤黑变、瘙痒、椭圆形小红斑

1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局部游走性红斑为一单纯性红斑,经过慢性,可为Lyme病的皮肤表现。Lyme病的病原体是包柔螺旋体,传播方式主要是节肢动物(蜱)叮咬,个别病例也可由蚊虫叮咬或荆棘刺伤。螺旋体进入皮肤、血液,引起各种内脏损害和继发性皮肤红斑。红斑是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网局限性或全身性扩张而产生局部的或全身性的红色斑疹。而皮疹常单发,除轻度瘙痒外,无全身症状,病程数月至年余。好发于四肢、躯干,特别在下肢。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2004年 第10期

2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局部游走性红斑是感染的蜱叮咬宿主时将Burgdorfer螺旋体注入皮肤,在局部孵育后可向表皮移行,在叮咬局部形成慢性走性红斑。而红斑一部分是病毒感染,Soltz-Szots(1963)报告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时诱发了多形渗出性红斑Shelley(1967)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0.01ml作皮下注射,复制了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发生。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9年 第2期

3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局部游走性红斑常单发,开始为圆形、椭圆形小红斑,仅数毫米直径,缓慢地离心性扩展,经数周至数月后,红斑直径可达50cm以上,皮损中央区消退后呈正常皮色或淡紫色,环的边缘较宽,稍隆起皮面,无鳞屑、水疱。好发于四肢、躯干,特别在下肢。除轻度瘙痒外,无全身症状,病程数月至年余。若为Lyme病的皮肤表现时,可出现关节、神经系统和心脏等多系统症状。

  局部游走性红斑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又称灰皮肤病。Ramirez(1957)首先记载,表现为红斑或淡灰色色素沉着,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性别无差异。本病多见于拉美国家。

  环状红斑(erythema annulare)是一组以环状或回状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真皮炎症反应,即血管扩张充血或细胞浸润在皮肤上的表现。通常包括单纯性回状红斑、离心性环状红斑、匍行性回状红斑、慢性迁移性红斑和风湿性边缘性红斑等疾病。单纯性回状红斑(erythema simplex guratum)系变应性血管反应,多见于女青年。

来源资料:《实用医学杂志》 1994年 第7期

4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检查

  局部游走性红斑好发于森林地区有大量蜱藏身的地方,进入森林后很容易被蜱叮咬。而红斑病理检查可见上皮不全角化或正角化与不全角化混合存在,角化层极薄甚至缺乏,乳头层上有2~3层棘细胞,以至乳头非常接近上皮表面,而毛细血管的明显扩张,使病损表现为鲜红色,镜下除见有上皮萎缩外,尚有表现为上皮增生,钉突增大伸长,钉突之间的上皮萎缩变薄,遂使结缔组织更接近表面,颗粒形成的机理就是钉突增大处的表面形成凹陷,而高突的结缔组织乳头形成红色颗粒,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棘细胞缩小,核大深染,有丝分裂相增多等上皮异常增生,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明显,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上皮层内有角化不良细胞,胞核大,胞浆呈强嗜酸性,有时有角珠形成,颗粒型红斑大多为原位癌或已经突出基底膜的早期鳞状细胞癌。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新中医》 1998年 第8期

5局部游走性红斑治疗/预防

  局部游走性红斑一旦确诊后,立即作治疗术。手术切除较冷冻治疗更为可靠。如未能及时治疗,容易并发原位癌或浸润癌。在饮食方面做饮食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预防局部游走性红斑要严格控制陪伴人数和探视次数。用含氯消毒液湿拖病室地面1~2次/d并擦拭床头柜、椅、门窗1次/d,床单、被套以及被服均高压灭菌后使用,并及时更换,被服以棉制品为宜。一切治疗、检查和护理前后,医护人员及时洗净双手,并用新洁灵喷双手消毒。体温表、血压计等用物固定使用,并对家属进行相关教育;平常要搞好环境卫生,灭鼠以消除传染源,加强防蜱叮咬措施。外出作业或野营应做好防护措施;鼓励患着多饮水,勤排尿以自然冲洗尿道,防止尿路感染。对排尿障碍者采用热敷、听流水声或轻压膀胱区助其解便。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眼部,注意清除分泌物、脱落的痂皮及睫毛,然后用利福平、托百士或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交替使用,2~3次/d,两人协作完成。

来源资料:《国内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 第10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描述
2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起因
3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诊断/鉴别
4局部游走性红斑症状检查
5局部游走性红斑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