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是心脏搏动波经血管传递引起的周围动脉搏动。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跳收缩无力,搏出的血量过少,以致不能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所致。这种情况可见于心脏早搏,但最多见于心房纤颤。正常心跳过程中,突发一个过早的早搏,但由于心脏在收缩时,心室的充盈处在不足状态,故搏出的血量必然较少,不足以引起周围血管搏动,故这次提早的心脏搏动只能听到心音而不能触及脉搏。心房纤颤时心室搏动极不规则,发生得过早的心脏搏动也和过早发生的早搏一样,由于心搏出量少而引起脉搏脱漏,而且心房纤颤的心跳越快,脉搏短绌越明显。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发生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人,最常见者为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其他比较多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洋地黄中毒等,少数健康人也可发生房颤。临床上心房纤颤根据其持续时间长短,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可转化成永久性房颤。
来源资料:《护理研究:中旬版》2011年第1期
脉搏短绌见于心房纤颤,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岁,以女性居多。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67年Lown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来源资料:《内科》2011年第2期
脉搏短绌的症状:①有症状:房颤发作时,除基础心脏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外,由于房颤使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变得不规律,室率增快,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如合并冠心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眩晕、晕厥,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如合并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常诱发急性肺水肿,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咯血。②无症状:某些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尤其在老年人多见,常在体检或做心电图时发现。③不典型症状:见于慢速型或中速型房颤,病人无心悸感,可有乏力、疲劳、心前区不适或微痛感,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方可诊断。
脉搏短绌应与以下症状相鉴别:
1.小儿心房颤动:主要症状为心悸,气急和胸闷,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或休克,主要体征有第1心音强弱不一,心律绝对不整齐,脉搏脱漏,房颤易合并心耳及心房附壁血栓。临床上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持久性房颤。
(1)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天,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
(2)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呈持续状态,如无治疗,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
(3)持久性房颤:房颤持续发作,各种临床治疗均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病儿自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跳不规则,心室率较快时,症状更为明显,常引起心力衰竭,体检可发现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也时有变异,原有心脏杂音也可减弱或消失,心室率每分钟100~150次,由于心律不规则,每次心室收缩心搏量均有显著差别,其中部分心搏血量甚少,以致桡动脉扪不到,故脉搏强弱不一,且脉搏次数较心率少,有脉搏短绌现象,心率愈快,脉搏短绌愈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一般预示病情较重,特别心室率快时易导致心力衰竭。
2.变异型心绞痛: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年龄提前,且除吸烟较多外,大多数无经典的冠心病易患因素,除此之外,胸痛发作时还有如下特点:
(1)心绞痛多发生于休息和一般日常活动时:与心肌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
(2)胸痛发作常呈昼夜节律性:几乎多在每天的同一时发生,尤以午夜与早晨8∶00之间多见,且绝大多数心绞痛发生于凌晨,可于睡眠中痛醒也可于睡醒时出现。
(3)胸部不适通常非常严重:而被病人描述为疼痛,常常伴随因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
(4)发作持续的时间差异很大:短则几十秒钟,长则可达20~30min,总的来说,短暂发作较长时间发作更为常见。
(5)诱发原因通常为高通气,运动及暴露于寒冷环境中。
(6)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常呈周期性:其常在短暂的几周内集中发作而在随后的长时间内却处于疾病缓解期,其间无症状或无症状性缺血性事件,总之,有个消长变化期。
(7)变异型心绞痛病人与其他血管痉挛性疾病:如偏头痛和雷诺现象有一定关系。
(8)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可迅速缓解症状。
来源资料:《实用老年医学》2004年第5期
脉搏短绌的体征:①原有心脏病的体征,房颤者体征因原发心脏病的不同而不同。②房颤的三大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③栓塞征:房颤患者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有关。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5倍。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血液在心房流速减慢,甚至淤滞,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则可致各种栓塞并发症,其中二尖瓣狭窄者更易引起血栓形成。据统计,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者,40%患者发生左房附壁血栓;而在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仅2%有附壁血栓形成。当发生脉搏短绌时可做以下检查:
1.脉搏检查:是用于检查脉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脉搏(pulse)指动脉的搏动。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递,即成脉搏。通常所称的脉搏系指在手腕桡侧扪到的脉搏。脉搏亦可用脉搏仪描记。脉搏反映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脉搏检查的内容 包括检查脉搏的速率、节律、 紧张 度、强弱、波形和动脉壁的情况。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出是否脉搏短绌。
2.脉搏波速度: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动脉僵硬度已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独立预测 高血压 、 冠心病 、 糖尿 病、终末血管性肾病、自然人群的心血管病及全因病死率和死亡率,且与左室肥厚、脑卒中、老年 痴呆 等相关,因此检测 动脉硬化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对评价早期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颈股脉搏波速度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真实可靠的测量保证了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性。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脉搏短绌的病征。
3.心电图
(1)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节律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min,f波可以相当明显,类似不纯房扑;也可以纤细而难以辨认。
(2)R-R间距绝对不规则。在老年人,一般有病理和生理传导性异常,有时可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使心电图表现不典型。
来源资料:《实用心电学杂志》2004年第6期
脉搏短绌的治疗应控制心率,在静息状态下使患者房颤心跳小于80次/分,活动时控制在100次/分以下。多种药物都可以通过抑制房颤时快速紊乱的电活动传导到心室,减慢房颤的心室率。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有时会限制患者的应用,如头痛、无力、血压下降,加重心衰等等。这些医生都会综合考虑会决定哪一种药物最适合你。当房颤时静息状态和活动时的心跳快慢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时,即使房颤还存在,患者的不适症状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脉搏短绌的预防应注意老年人房颤与房扑绝大多数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低血钾、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黄中毒等,因此,应首先查清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在房颤或房扑发作前,先出现频繁房早,应予以积极治疗,以防发展为房颤或房扑。对于反复频繁发作者,可摸索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小剂量予以长期维持,防止复发。
来源资料:《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