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凝血障碍

凝血障碍

  • 别名:凝血功能障碍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
  • 所属科室:内科、急诊科,血液科
  • 细分症状:遗传性凝血障碍、获得性凝血障碍
  • 相关疾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相关检查:血象、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 相关药品:升血小板胶囊、羟基脲片、利血生、硫唑嘌呤片、生血宁片
  • 相关症状: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腹痛

1凝血障碍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凝血障碍分为先天性凝血障碍和获得性凝血障碍,是指因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功能不良等一种或多种的凝血环节异常,抗凝物质的缺乏或增多,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均可导致凝血障碍。凝血障碍所引起的出血,临床上是以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出血难止为特点,有效的治疗是根除致病原因,输注凝血因子也是一项重要止血措施。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第9期517-519页

2凝血障碍症状起因

  凝血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先天性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常见于血友病。

  血友病的病因机制:x染色体性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可能是家族中男性少或隔代遗传而被忽视,或基因突变所致。约70%的血友病A有阳性家族史,30%的病例无家族史,其中部分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

  因子Ⅷ、Ⅸ、Ⅺ缺乏都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因子Ⅷ是血浆中的大分子复合物(其抗原为 Ⅷ:Ag,功能部分称为Ⅷ:C),它与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非共价形式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血浆中。血友病A患者血浆中Ⅷ:Ag并不缺乏,只是Ⅷ促凝活性部分缺乏,10 %~15%是由于功能不良。已知控制Ⅷ:C的遗传基因位点在X染色体长臂二区5~8带。

  因子Ⅸ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因子Ⅺ也是在肝脏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输适量储存血浆即可补充因子Ⅺ。

  2、因其他的病而导致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研究发现严重肝病可导致凝血障碍的发生。

  严重肝病:肝在凝血因子的合成及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除组织因子和因子Ⅳ(Ca2+)外其它凝血因子几均在肝内合成。已知的有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Ⅶ、X、Ⅸ、V及部分因子Ⅷ等;因子Ⅺ、Ⅻ,Ⅷ合成部位尚未肯定,在严重肝病时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血浆水平有所下降。同时肝还可以合成纤溶酶原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产生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肝尚清除纤溶酶、活化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当肝脏疾病时这些凝血物质尤其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清除功能障碍,抗凝血酶Ⅲ及纤溶酶原合成减少,严重肝病及肝功能衰竭时可发生DIC和原发性纤溶亢进;门脉高压、充血性脾大时,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凝血异常。

  3、获得性凝血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多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可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和X)缺乏,这些因子,需由维生素K参与,在肝合成,通过细胞膜释放至细胞外。严重缺乏时常出现自发性出血。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凝血障碍

3凝血障碍症状诊断/鉴别

  凝血障碍的诊断要点是要仔细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病史、临床出血特点、APTT延长的纠正试验和因子测定确诊。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和相关的正常值进行对比。要加强先天性凝血障碍与后天性凝血障碍的鉴别诊断,为后期正确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凝血障碍的鉴别诊断:

  1.肝病导致的凝血障碍:临床表现除肝病的原有症状外,常有皮肤、粘膜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瘀点、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呕血及黑便。实验室检查PT、APTT、TT均可延长,可有血小板减少。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和3P试验阳性,均提示并发DIC,需进一步检查。

  2.血友病型凝血障碍: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PT、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均正常。APTT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不良。鉴别两型可做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纠正试验。测定Ⅷ∶C及因子Ⅸ活性(Ⅸ:C),以估计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但需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APTT、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加强对血友病甲、乙的诊断和鉴别。

  3.血管性血友病的凝血障碍: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又称DIC,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血管发生凝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的凝血因子被消耗,并继发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因而引起严重的广泛的全身性出血。本病又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消耗性凝血病或血管内凝血-去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

  4.维生素K缺乏凝血障碍:临床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出血,程度一般较轻。此外,外伤、手术后渗血、血尿、月经过多及胃肠道出血亦常发生。未见深部组织出血及关节出血者。实验室特点为PT延长,APTT延长,TT正常。因子Ⅱ、Ⅶ、Ⅸ、X活性测定对确诊帮助较大。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凝血障碍

4凝血障碍症状检查

症状检查

  凝血障碍的检查包括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测定、乙醇胶试验、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血小板第Ⅲ因子有效性试验、血小板活化因子检查等。在检查前仔细询问病情,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和相关的正常值进行对比。应该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及时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措施。

  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查:

  1.凝血时间:凝血时间延长为本组疾病的特点,但不同的检测方法敏感性各不相同。普通试管法凝血时间仅能检测出重型血友病,复钙时间可检测出部分中间型患者。两种方法不敏感,目前趋于淘汰。硅管法和活化凝血时间(A CT)两种方法较为敏感和准确,可检测出亚临床型血友病患者。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敏感度较高,是目前本病最简便、快速、实用的过筛试验,但部分轻型病例APTT正常。

  3.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iggs法(B-TGT)、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是敏感的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部分亚临床型病例,结合纠正试验可以鉴别血友病的类型。正常血浆经硫酸钡吸附后尚含有FⅧ、FⅥ,正常血清中含有FⅨ、FⅪ,因此,如果患者STGT仅被硫酸钡吸附正常血浆纠正时,为FⅧ缺乏症;仅被正常血清纠正时,为FⅨ缺乏症;如二者皆可纠正,则为FⅨ缺乏症。借此可将三者加以鉴别。

  4.FⅧ、FⅨ促凝活性测定:是分型和确诊的主要依据。

  5.FⅧ CAg、FⅨ CAg测定:在多数血友病患者中,血浆抗原水平与活性水平均减少,但部分患者的抗原与活性水平不平行。

  6.vWF Ag(也称FⅧR:Ag)测定:血友病A患者血浆中含量正常或增高。血友病携带者及胎儿期诊断和遗传咨询,在妊娠第8~1 2孕周通过胎儿镜羊膜穿刺或绒毛取样,测定vWF:Ag、FⅧ:C及FⅨ:C,可在产前诊断胎儿是否患血友病,以便考虑中止妊娠问题。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DNA重组技术检测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等已应用于对携带者及胎儿的检查,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来源资料:《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8期272-273页

5凝血障碍治疗/预防

  凝血障碍由多种病因造成,治疗上需要对因、对症治疗。

  血友病引起凝血障碍的治疗:

  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用法用量]:(一) 用法: 将装有冻干人凝血因子 VIII和灭菌注射用水的制剂瓶加温至25-37℃, 开启铝塑组合盖, 露出橡皮塞,用消毒剂如酒精消毒橡皮塞的暴 露。

  凝血酶:用于手术中不易结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1 局部止血用灭菌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0~200单位/ml的溶液喷雾或用本品干粉喷洒于创面;2 消化道止血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不超37℃)溶解成10。

  血管性凝血障碍的治疗:

  治疗轻症患者可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和(或)用DDAVP治疗,该药可促使因子Ⅶ释放入血循环,提高正常人或轻型病人血浆因子Ⅷ浓度。出血严重者应补充因子Ⅷ、新鲜血浆或全血;有条件可用冷沉淀物和新型vWF制剂,后者富含vWF,可用于所有遗传性vWD患者。反复月经过多者也可口服避孕药,抑制月经。因子Ⅶ浓缩制剂中缺少vWF多聚体,难能纠正本病的出血,故不作首选。本病禁用阿司匹林、潘生丁、保泰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维生素K缺乏引起凝血障碍的治疗:

  首先应解除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各种原因或治疗原发疾病,积极补充维生素K。但口服维生素K25~100mg吸收不佳。肌注可使严重维生素K缺乏者,产生血肿,故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缓慢静注维生素K10~15mg,如病因不能除去,可能需每月注射一次。

  肝病引起凝血障碍的治疗:

  治疗时应以治疗肝病为基础。出血明显,PT延长时可输新鲜血浆、全血或新鲜冷冻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以补充凝血因子。类肝素物质增多时可用鱼精蛋白硫酸盐中和治疗,当肝病合并DIC时,需按DIC处理,但肝素的应用需慎重。

  凝血障碍的预防:

  先天性凝血障碍的预防要从自幼养成安静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外伤出血,尽可能避免肌内注射,如因患外科疾病需作手术治疗,应注意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一)避免创伤,不做有创性运动,选择较为安全的职业与工种。尽量杜绝肌注药物、针刺及各种手术,必须手术时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二)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龈疾患,避免唇舌咬破,龋齿应及时填补。

  (三)忌用影响凝血机制或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忌用影响凝血机制或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如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

  (四)患者及家属应对本病有正确认识,并需要掌握对紧急出血的临时处理方法。

  (五)基因诊断,对血友病可疑携带者用基因诊断技术确定是否是携带者,对携带者孕妇作产前诊断以实施优生优育。男性血友病患者应对其配偶进行相关检测,女方受孕后产前对其胎儿作性别鉴定及脐静脉采血检测。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凝血障碍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凝血障碍症状描述
2凝血障碍症状起因
3凝血障碍症状诊断/鉴别
4凝血障碍症状检查
5凝血障碍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