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蔷薇疹样皮疹

蔷薇疹样皮疹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 细分症状:自然感染型蔷薇疹样皮疹、人工免疫型蔷薇疹样皮疹
  • 相关疾病:皮肤病、布鲁菌病、麻疹样红斑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凝集实验检查、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检查
  • 相关药品:头孢克肟片、青霉素V钾片、冰黄肤乐软膏、诺氟沙星胶囊
  • 相关症状:皮肤瘙痒、皮肤潮红肿胀、发烧、出汗异常、头痛、关节疼痛

1蔷薇疹样皮疹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蔷薇疹样皮疹常见于布鲁菌病、皮肤病。布鲁菌病10%的病例发生非特异性皮疹,较常见的为麻疹样、猩红热样及蔷薇疹样皮疹。由布鲁氏杆菌所引起,传染源以家畜为主,接触传染为主要途径,它们在蜱体内有繁殖和感染的能力。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年 第2期

2蔷薇疹样皮疹症状起因

  蔷薇疹样皮疹多见于风疹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蔷薇疹,少数也可见于布鲁菌感染。一般好发于婴幼儿和女性。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 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与其他寄生细胞内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理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一则与菌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关,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来源资料:《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8年 第2期

3蔷薇疹样皮疹症状诊断/鉴别

  蔷薇疹样皮疹的急性期易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流行性感冒、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疟疾、淋巴瘤相混淆,特别需与麻疹、猩红热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相鉴别。布病的慢性期宜与各种骨和关节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下鉴别。

  1、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本病以青年女性多见。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3、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来源资料:《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第6期

4蔷薇疹样皮疹症状检查

  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蔷薇疹样皮疹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蔷薇疹样皮疹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另外,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检查,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慢性患者凝集试验检查,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别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检查。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年 第9期

5蔷薇疹样皮疹治疗/预防

  蔷薇疹样皮疹首选抗菌治疗,利福平对本病有效,利福平600~900mg/天加四环素200mg/天,疗程6周,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羊、猪型感染者以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为宜,一般采用二个疗程,每次间隔5~7天,每一疗程为3周。四环素每天剂量为2g,4次分服。发热一般于用药后3~5天内消退,此时剂量可减为1.5g。链霉素的每天成人剂量为1g,分2次肌注。SMZ和TMP合剂对本病也具一定效果,对四环素过敏者、孕妇等可以采用。疗程宜为4~6周,过短易有复发(复发率4%~50%)。链霉素也需同用,成人剂量每天1g,分2次肌注,疗程3周。

  蔷薇疹样皮疹的预防:

  1、患病动物必须予以隔离或宰杀。污染地区要仔细进行消毒。奶和奶制品必须施行巴氏消毒法。

  2、在流行地区的工作人员,均应施行菌苗的预防接种。牛群中可接种减毒活菌苗或19-B菌苗。

来源资料:《皮肤病与性病》 1997年 第3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蔷薇疹样皮疹症状描述
2蔷薇疹样皮疹症状起因
3蔷薇疹样皮疹症状诊断/鉴别
4蔷薇疹样皮疹症状检查
5蔷薇疹样皮疹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