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脱水热

脱水热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皮肤
  • 所属科室:内科,血液科、肾内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脱水热、病理性脱水热
  • 相关疾病:湿热、肝胆湿热、等渗性脱水、脱水
  • 相关检查:验血检查、验血肝功能检查、体检检查、肾病检查
  • 相关药品:藿香祛暑水、龙虎人丹、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
  • 相关症状:疲劳、头晕、眼花、哭闹不安

1脱水热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脱水热是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由于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尤其是夏季,由于散热的需要,婴儿与大人一样,也要排出大量的汗液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在正常情况,婴儿夏天每日给水的需求量为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若入不敷出,就会导致婴儿缺水,妨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的甚至会出现体温突然升高,即所谓“脱水热”。

  婴儿不会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口渴。当婴儿睡眠不安,不明原因地哭闹,就应想到是由于口渴而引起的烦躁不安,只要给宝宝喂些温开水或5%的葡萄糖水,婴儿就会立即安静下来。有些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总认为婴儿哭吵是因为肚子饿了,迫不及待地给婴儿喂高浓度的牛奶、果汁或浓糖水等。殊不知,过浓的辅食反而会加重缺水,增加肾脏负荷,危害婴儿健康。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脱水热

2脱水热症状起因

  新生儿脱水热(dehydration fever)系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脱水热的病因是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脱水热多发生在出生后2~4天,热度一般在38~40℃。小儿烦躁不安,啼哭不已,但无其他感染中毒症状。脱水症状不一定明显,但可因脱水而体重下降,尿量减少。发热的高低和体重的减轻也不一定成比例。

  新生儿出现脱水热的主要病因如下:

  ①进入水分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当量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体内水分不足。

  ②环境温度过高:保暖过度,使小儿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如补充液量不足,也可脱水。有时因保暖箱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旁,箱内温度升高,在内的新生儿体温也随之升高。

  在上述情况下,蒸发损失的水分比钠盐的损失多,血清钠增高,血清蛋白也可增高。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脱水热

3脱水热症状诊断/鉴别

  脱水热是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收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当室内温度过高时,新生儿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加,母乳摄入不足,血液浓缩,可在短时间内体温上升到37.8—38.2度,无其他自觉症状。脱水热应与发烧、髓核脱水、脑细胞脱水进行仔细鉴别。

  1、发烧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

  2、髓核脱水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突出。

  3、脑细胞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时,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属于高渗性脱水。脑体积因脱水而显著缩小时,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因而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脑细胞脱水,则表现意识障碍,烦躁,颈强直,严重时出现角弓反张、肌震颤、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留有后遗症。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脑细胞紧密相连,血、脑之间几无间质存在,脑细胞脱水时,水直接流入血循环。由于脑组织密闭在颅腔内,脑细胞皱缩可使颅压降低,而心脏泵血压力未变,结果可致脑血管扩张;严重时可引起脑出血或血栓形成。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脱水热

4脱水热症状检查

  一、病 史

  应注意询问造成体液丢失的各种可能情况,如腹泻、呕吐、各种引流、出汗用尿、失血。渗液、饮食包括水分摄入的情况,必要时要计算每日摄入及排出的液体总量。此外,还应注意询问其体重的变化、饮食习惯及既往史,如头颅有无外伤、神志改变及有无糖尿病史等等。

  意识清醒的患者,根据病史、体表症征和体重、血尿测定的情况,较容易作出诊断,但对意识不清或已进入昏迷的患者,易造成诊断困难。尤其是昏迷患者不能述说口渴,索取水喝,鼻饲高蛋白高浓度的流质饮食所致的“高张综合征”或“鼻饲症候群”,由于存在溶质性利尿,患者尿量无明显减少,此时极易造成误漏诊断。

  二、体格检查

  应注意患者营养情况、精神状态,发热及出汗情况,应注意皮肤及部膜的表现,脱水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弹性降低,皮肤展平时间延长,眼窝及囱门凹陷,舌面及口腔薄膜干燥,腋部及腹股沟部皮肤干燥,皮肤容易“出现皱格。如出现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压降低、颈静脉萎陷。中心静脉压降低,则提示血容量已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已出现脱水所致循环功能不全的体征。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体征表现略有不同,前者有口渴、无力、烦躁,常有发热;后者 常表现头痛、头晕、虚弱无力,神志淡漠,脱水的 体表症征出现得早且更为明显,循环衰竭的症征出现得早且明显。临床上还根据体重的减轻(失水量)及临床表现,将脱水分为三度:

  l.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2%-3%或体重减轻5%,仅有一般的神经功能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皮肤弹性稍有降低。高渗性脱水有口渴。

  2.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3%-6%或体重减轻5%-10%,脱水的体表症征已经明显,并开始出现循环功能不全的症征。

  3.重症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6%以上或体重减轻10%以上,前述症征加重,甚至出现休克、昏迷。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的检查:包括尿量,尿相对密度,尿钠及其他成分。高渗性与低渗性脱水表现不 同,低渗性脱水初期尿量并不减少,后期减少,尿相对密度低且尿钠明显减少。高渗性脱水初期尿量即减少,尿相对密度高且尿钢高。尿量不少而相对密度高应注意溶质性利尿,需检查尿糖、酮体等。

  2.血液的检查:往往在中度脱水时才显示出变化。血清钠升高的情况常是判断脱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钢超过 150 mmol/L即应警惕。血浆渗透压可以反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情况,>310mmo/L为高渗,<280mmol>330mmol/L时,由于脑细胞脱水,神经细胞皱缩,脑组织充血而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改变,>360mmol/L时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呼吸停止。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往往反映血液浓缩现象。低渗性脱水时水蛐进TY 红细胞内,故红细胞压积增加,红细胞平均容积或平均血细胞体积(MCV)增大。血中尿素氮升高表示肾排泄功能障碍,多出现在中度以上的脱水或脱水的晚期。

来源资料:《物理诊断学》 第九章 腹部 第二节 腹部的检查方法与内容

5脱水热治疗/预防

治疗/预防

  新生儿脱水热治疗方法:

  治疗新生儿脱水热主要是补充液体,喂温开水或5%~10%葡萄糖液,每2小时1次,每次10~30ml。口服液体有困难时,可静脉补液,以5%葡萄糖液加入总量1/5的生理盐水。补充液体后,热度随即下降。发现新生儿无病痛的突然高热时,可先松开衣服,用酒精加等量水擦揩颈部、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并喂以温开水或5%糖水。一般24小时内能够退热,如果热不退,或退热后情况不见好转,有其他反常现象,需立刻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脱水热预防措施:

  为预防新生儿脱水热的发生,在初生几天内,如母乳不足应补充液体,同时避免过度保暖和注意环境温度。在高温季节,要切实安排好降温措施,如窗口或阳台装竹帘子遮蔽强烈阳光,注意开窗和打开电风扇等。风扇要向天花板或地面吹,避免阵风直接吹在婴儿身上。有条件的可在室内放置冰块降温。新生儿衣服要适宜,夏天不必用“蜡烛包”;勤洗澡,勤喂水,预防发生脱水热。

来源资料:《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第十四节 儿科疾病 新生儿脱水热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脱水热症状描述
2脱水热症状起因
3脱水热症状诊断/鉴别
4脱水热症状检查
5脱水热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