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枯,比皮肤干燥更为严重。主要由皮肤血液循环不良或营养不良或是严重的疾病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且枯黄皱缩。对皮肤干燥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只能通过症状才能认识到皮肤已经干燥了:起屑,紧绷,条纹,过敏、骚痒。直接原因是最外层皮肤受到损伤,这层皮肤是由皮肤细胞、脂质等帮助涵养皮肤水分的物质组成的。 当脂质的平衡被打破,皮肤失去水分,皮肤细胞通常会不知不觉地脱落,积聚成白色的皮肤屑。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健康生活》 2014年 第9期
皮肤干枯的起因包括内因方面和外因方面。其中内因方面与先天性皮脂腺活动力弱、后天性皮脂腺和汗腺活动衰退、维生素A缺乏、有关激素分泌减少、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不良、严重疾病并发症等有关。外因方面与经常呆在烈日曝晒、寒风吹袭的环境等有关。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保健医苑》 2014年 第1期
皮肤干枯多屑是指因季节变化,缺水和贫血等原因,使得皮肤变厚、变粗糙。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称为干性皮肤,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燥,会常看见他们的手脚四肢、小腿处会有干裂、发痒的情形,在无法忍受干痒,会不断的去抓痒,造成皮肤有伤口,引起发炎或流脓。皮肤干枯应与以下症状相鉴别:
1.汗疱症:好发于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发生。突然出现多数群集或散在的位于表皮深处的小疱,呈正常肤色,疱破后流出黏液性液体,数天后水疱吸收,干涸后残留环状鳞屑,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如患病时久可引起手掌皮肤干燥,脱屑,增厚,如有继发感染时,可形成脓疱,炎症明显,重症者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2.更年期角化症:仅发生于女性,常见于35~60岁的肥胖女性,于绝经前期或绝经期发病,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发病,常位于掌隆起处和足跟,跖缘等受压及摩擦部位,皮损初起为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形角化性扁平丘疹,缓慢扩大,变厚,融合成片,严重时掌跖皮肤普遍干燥,亦可有膝关节部位皮肤增厚,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发生龟裂或继发感染时因疼痛致活动不便,病程慢性,可伴高血压,神经性皮炎,女阴瘙痒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来源资料:《家庭生活指南》 2003年 第8期
以下症状便可检查出皮肤干枯:整张脸感到紧绷;用手掌轻触时,没有湿润感;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呈现出干巴巴的状态;有的部位有干燥脱皮现象;洗澡过后有发痒的感觉;皮肤的ph值降低;身上皮肤经常呈现出干巴巴的状态,有的地方有脱皮现象;洗过澡后皮肤发痒,尤以肋下、四肢及后背为甚。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糖尿病新世界》2013年第9期
皮肤干枯的治疗要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方法,尽可能做到操作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安装良好的通风、排气及吸尘设备,减少有害气体及粉尘对人体侵害,应对皮炎对症处理,全身及黏膜症状可予以相应治疗。
皮肤干枯的预防在饮食方面要多吃牛奶、牛油、猪肝、鸡蛋、鱼类、香菇及南瓜。水产品滋养干性皮肤,这类食物与皮肤粘膜的生理代谢有密切关系,经常食用会使皮肤粘膜必需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得到补充和代谢。鱼翅,性甘凉,有养阴生津、益胃补血等作用。含蛋白质高达76.5%,并含有磷、铁、钙等矿物质。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因此有利于滋养皮肤粘膜,使之柔嫩,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制成鱼翅羹等食用,为高级的菜肴。干贝,为多孔扇贝或明目的闭壳肌,味甘性平偏凉,有健脾补血养阴作用。含蛋白质63.7%,含有钙、磷、铁等无机物及微量元素,可提供皮肤粘膜所需的胶质蛋白,因此有美容作用,对关节、韧带等也有益,可炒蛋、煮汤作羹食用。海蜇皮,性凉味成,有清热养阴润肺作用,含水分达88.2%,蛋白质5.6%,铁12.3%毫克,故对贫血有益。有滋润皮肤粘膜作用,对皮肤干燥者常食有益。
来源资料:《时尚北京》2013年第9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