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性肥胖”这个新名词正在为人们所熟悉。所谓内脏肥胖所谓的内脏肥胖大多是因为代谢问题引起的,所以内脏肥胖症状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代谢症候群”,它主要是指引起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系列复杂的生活习惯病的状态。“内脏肥胖”是体内营养过剩,堆积在内。“内脏肥胖”的临床表现为脂肪肝、胰腺炎、心脏病、中风等病症。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 第3期
内脏性肥胖导致的肠肝循环是包括胆汁在内的体液,从肠到肝的一种体液循环。95%的胆汁在回肠末端被重新吸收,经过肝脏的门静脉回到肝脏,周而复始,每天循环6~8次。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毒素或脂肪摄入量超过胆汁的分解能力时,就会在体内累积下来,这就是内脏肥胖的成因。肝脏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降低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肝脏功能受损还会减少HDL(有益胆固醇)的合成,使LDL(有害胆固醇)在体内沉积,从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中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年 第6期
所谓内脏性肥胖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两种,而引起内脏性肥胖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内脏脂肪,也就是苹果型肥胖。以下的的条款中如果满足了第一项,或是在第二项到第四项的三项条目中满足了其中两项的话,那就可以确定是患上了内脏肥胖症了。
一、内脏脂肪性肥胖:腹部的横切面,内脏脂肪的面积在100平方厘米以上。(男生腹围在85厘米以上,女生腹围在90厘米以上)二 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在110mg/dL以上。
二、高血压:收缩时血压在130mmHg以上,或是扩张时血压高于85mmHg的情况,或是两种情况都符合的情况。
三、高血脂症状:血清中脂肪含量在150mg/dL以上,或是血清中HDL胆固醇值未到40mg/dL,亦或是两种情况都符合的状态。
如果患上了内脏脂肪肥胖症的话,那并发糖尿症的几率将会比平时高出7-9倍。而且并发心肌梗塞啊,脑溢血的几率也会比平常高出大约3倍左右。
来源资料:《华夏医学》 2004年 第2期
内脏性肥胖可通过血脂检查帮助诊断病情,该检查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应注意忌用高脂食物;不饮酒, 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不要服用某些药物时检查,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激素类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杂志》 2008年 第18期
预防和对策要想预防内脏性肥胖的话,应该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使脂肪燃烧从而来消除肥胖是很必要的。预防“内脏性肥胖”,关键在于提倡科学饮食,坚持适当运动,使每天的摄入量与消耗量保持“收支平衡”。节日期间避免过量摄食、进零食(特别是甜性零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此外,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及海藻类等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的食品;并注意严格戒烟节酒。避免吃一些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每日三餐按时进食,每次八分饱即可。每天坚持散步,慢跑和游泳之类的适量的运动。注意睡眠和休息。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 第1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