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性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细菌的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发炎、发脓,形成一定的脓包,同时脓液从损伤组织处流出,形成一定的分泌物。脓性分泌物一般黄色,可粘稠,也可较稀,多见于生殖系统的炎症。或者是由于生殖器官如尿道炎可导致脓性白带增多。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 第2期
体虚之际,容易发生,故消渴患者常易伴发脓性分泌物增多。如阴虚之体,每因水亏火炽,而使热毒蕴结更甚;气血虚弱之体,每因毒滞难化,不能透毒外出,如病情加剧,极易发生内陷。外感风温、湿热之邪邪毒侵入肌肤,毒邪蕴聚以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脏腑蕴毒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由于平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以上二者皆可致脏腑蕴毒。内伤精气由于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水火不济;阴虚则火邪炽盛,感受毒邪之后,往往毒滞难化。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 第2期
脓性分泌物增多患者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而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感染严重时,脐周的分泌物就会加多,若不及时控制感染就会发展为败血症,引起患者生命危险。脐部红肿、有分泌物、有时可见肉芽肿、长期有分泌物,即可确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支持诊断。如怀疑引起败血症时可辅以血培养检查。
1、仔细询问相关病史,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留意冶游史。
2、密切对患者进行检查,清楚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3、适当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各器官的形态病变情况,特别注意生殖系统的疾病。
4、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器械检查,适当进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血常规的检查。
5、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结合各种器官损伤的临床症状,最终得出相应诊断。
来源资料:《华中医学杂志》 2005年 第3期
血液检验可帮助脓性分泌物增多患者明确病情,血常规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临床医学》 2006年 第6期
对脓性分泌物增多患者,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48~72小时即肝素50mg加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6~8小时一次,体温下降后改为每日2次维持4~7日,并口服双香豆素、潘生丁等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若化脓性血栓不断扩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内静脉等,或切开病变静脉直接取栓。抗生素的应用,应注意需氧菌与厌氧菌以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年 第8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