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结核中毒

结核中毒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
  • 所属科室:传染科,结核病科
  • 细分症状:传染性结核中毒、遗传性结核中毒
  • 相关疾病:淋巴结结核、小儿周围淋巴结结核、老年人肺结核病
  • 相关检查:结核杆菌的抗原、抗体检查、淋巴结穿刺检查、痰培养检查
  • 相关药品:西黄丸、复方双花口服液、清热散结片、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
  • 相关症状:盗汗、低热、乏力、咯血、咳嗽、细菌感染、呼吸音减弱

1结核中毒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临床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早期发现,正规治疗可痊愈。目前本病有增多趋势。结核病菌散布面广且易传染,但只要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就能控制它的流行。在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内蒙古预防医学》 2000年 第1期

2结核中毒症状起因

  结核中毒的病原学:肺结核的病原为结核杆菌,它是一种分支杆菌,染色具有抗酸性,因此也称为抗酸杆菌。自然界中结核杆菌有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但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结核菌对外界有较强抵抗性,在人体内可存活多年,在阴湿处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干痰中可保持8~10日的传 染性,这可能与本病传染性强、容易复发有关。但烈日暴晒2小时、煮沸1分钟或用5%~10%甲酚皂溶液与等量被消毒物混合1~2小时均可将其杀死。最简单 可靠的灭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病灶中结核菌群常由几种生长速度不同的结核菌组成,结核菌A群生长繁殖最快,因此其致病 能力最强、传染性最大,但也最容易被抗结核药物杀死;结核菌B群和C群生长繁殖较慢,因而只对少数药物敏感,可成为日后复发的根源;结核菌D群为休眠群, 一般耐药,但可逐渐被吞噬细胞消灭。

  结核中毒的发病机制:感染结核菌后人体是否发病和病情的轻重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人体免疫与变态反应;二是感染结核菌数量的多少和毒力的强弱。

  1、人体免疫力与变态反应: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接种卡介苗或以往感染过结核而获得的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非特异性免疫是指身体体质状况即人体对结 核菌的自然免疫力。一般来说,有特异性免疫而且身体体质状况好的人感染结核菌后一般不发病,或病情较轻,常为隐性感染;反之,则容易患结核病并且病情较重。

  2、结核菌数量与毒力:人体感染结核菌数量越多、毒力越大,则发病的可能越大,并且病情也可能越重。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此反应可引起发热、乏力、多发性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等。人体变态反应的高低,与结核病的发生及病情轻重相关。

  结核中毒的病理:肺结核主要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渗出、增殖和干酷样坏死。结核菌所致的病理改变主要与其菌体结构有关。结核菌菌体主要由3部分组成: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蛋白质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病变组织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称为渗出样病变,主要见于疾病早期或病灶恶化阶段,此时病灶中有较多的结核菌存在。类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形成结核结节,称变增殖样病变,主要见于免疫力较强的患者,是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表现,结核节中很少发现结核菌。干酪样坏死多发生在人体抵抗力较弱、感染结核菌较多较强的患者,在不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结核菌。 

来源资料:《临床荟萃》 2001年 第6期

3结核中毒症状诊断/鉴别

  原发性肺结核:除上述典型症状外,初期感染结核菌的结核中毒患者,有些病人皮肤有结节性红斑,疮疹性结膜炎和关节风湿样疼痛。如果胸腔内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气管和 支气管,可出现咳嗽,咳嗽声音类似百日咳或带金属声,呼吸困难等症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由于大量结核菌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人体血流,引起全身反应,常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一些中毒症状。但也有些病人低热、肺部体征不多。浸润型肺结核:在发病初期,结核中毒症状并不明显,常常不被发现。随着病变的进展,逐步出现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有大小不一,密度不等的片影。病变主要在锁骨上 下,有时可出现空洞、肺门、淋巴结不肿大。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简称浸纤洞):一般是由于浸润型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治疗不适当发展而来。所以,常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有些病人代偿功能较好,可以长期保持一定的劳动能力。也有一些人,病情较稳定,虽然有空洞存在,体温仍可以长期正常。如果肺结核病人,体温长期高于正常温度,有可能是病变播散形成范围较大的渗出性病变 或干酪样病变。如果出现气短,大多是因为病变范围广泛,引起了气管和支气管移位,肺气肿或隔肌粘连影响了通气和换气功能所致。

  结核性胸膜炎:除结核典型症状外,胸痛常是本型的主要症状,胸痛似针刺样,深吸气和咳嗽更加明显。有时向肩部、上腹部和心窝部放射。渗出液增多,疼痛反而减轻,但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 有的病人胸腔积液较少,病人耐受力较高,病人常无症状。 

来源资料:《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 第2期

4结核中毒症状检查

  结核中毒的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一般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症状: 全身症状(结核中毒症状) 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①咳嗽肺结核咳嗽多为干咳,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痰量增多或见黄痰。

  ②咯血痰中带血或咯少量鲜血,严重者可大咯血。

  ③胸痛为胸膜壁层受累表现,咳嗽或用力呼吸可使其加重。

  ④呼吸困难因肺组织大面积受累或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机体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

  结核中毒的体征:早期多无明显体征。如果病变面积较大,则患侧呼吸运动减弱,病变处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闻及少量小水泡音。当有胸腔积液、气胸、胸膜粘连时有相应的体征出现。

  分型和分期:

  1、分型根据X线表现分为5种类型: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多见于儿童,是肺结核中最轻微的一种,由于病情轻,因此临床症状、体征均不明显。预后良好。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又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此型结核,尤其是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临床症状严重,可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等,由于透视下难以发现,因此,极易误诊。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成人最多见,临床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和肺部症状。但也可无明显症状,尤其是老年性肺结核病人多数症状缺乏,应引起注意。查体肺尖部可听到散在的小水泡音。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现已少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并加重的结核中毒症状和严重的咳嗽、反复的大咯血,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等,临床体征多样,最后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结核性胸膜炎(Ⅴ型):临床上结核中毒症状多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低度或中度的发热,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以及胸痛等;胸腔积液时,查体可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大量胸腔积液时可出现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2、分期:

  (1)进展期:应具备下述一项:新发现的活动性病变;病变较前恶化 增多;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痰菌阳性。

  (2)好转期:具有以下一项为好转:病变较前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转阴。

  (3)稳定期:病变无活动性改变 空洞闭合 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达6个月以上 如空洞仍存在 则痰菌素需连续阴性1年以上。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 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故必须隔离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外科杂志》 1996年 第8期

5结核中毒治疗/预防

  1、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能有效的治疗结核中毒。如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增强其疗效。经链霉素治疗可使结核病灶纤维化。若病变位于泌尿系排泄系统,如输尿管等处,则易造成局部纤维化收缩,形成梗阻,应予注意。注射链霉素后可出现口周麻木,如不严重可继续应用,常在使用中逐渐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对第八对脑神经前庭支的影响,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少数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不宜使用。

  2、异烟肼(INH,雷米封):对结核杆菌有遏制和杀灭作用。服用异烟肼后迅速吸收渗入组织,对纤维化及干酪化病变亦易渗入透过,对结核病灶有促进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结核药物更易进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为精神兴奋和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认为与维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扰吡哆醇代谢有关,因此服异烟肼时应加服维生素B6,可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服药时血清转氨酶可升高,造成肝脏损害。

  3、对氨柳酸(PAS,对氨水杨酸):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此药单独应用效果较差,但能加强链霉素及异烟肼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并能使抗药性延迟发生。因此在临床上采用两种或三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发挥其治疗作用。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故目前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趋势。本品不宜与利福平合用。

  结核中毒的预防:

  1、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建议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引用。

  2、做一次彻底的消毒。根据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耐湿热的特点,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或用紫外线灯消毒两小时。此外,也可用来苏水等消毒液消毒。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3、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来源资料:《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 第8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结核中毒症状描述
2结核中毒症状起因
3结核中毒症状诊断/鉴别
4结核中毒症状检查
5结核中毒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