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内湿素盛

内湿素盛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理疗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内湿素盛、病理性内湿素盛
  • 相关疾病:风湿性疾病、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肝硬化
  • 相关检查:肾炎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肾病检查、血检检查
  • 相关药品:桂附理中丸、双蚁祛湿通络胶囊、固本回元口服液、健阳片
  • 相关症状:体型异常、继发性肥胖、打鼾、活动后气促

1内湿素盛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内湿素盛是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而素盛之人,外邪难入,而亦难出, 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惟是湿痰颇多。内湿是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而素盛之人,外邪难入,而亦难出, 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惟是湿痰颇多。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

2内湿素盛症状起因

  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从而导致内湿素盛,水分代谢失调。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医生》 1999年 第9期

3内湿素盛症状诊断/鉴别

  内湿素盛,脾受湿侵而导致湿由内生,或由思虑过多伤脾而引起脾失健运湿由内生,常表现为四肢疲乏,饮食减退消化不良,脘腹气机虚满不舒时轻时重,大便常稀,或小便不利甚则水肿。四肢疲乏,饮食减退消化不良,脘腹气机虚满不舒时轻时重,大便常稀,或小便不利甚则水肿。泛恶欲吐,纳呆,口淡不渴,便溏,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濡缓。

  湿热内盛主要与脾胃等脏腑相关联。湿热病,一作湿温。见于《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 第6期

4内湿素盛症状检查

  内湿素盛病因各异,血液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自身抗体,化验检查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此外,由于内湿素盛病病程长,药物副反应较多,治疗时间也长,定期门诊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性以及监测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有重要的意义。风湿病化验检查项目一般有针刺试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人白细胞抗原;抗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和PPD试验。检查前一天忌酒,限高脂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宜清淡,勿食猪肝、猪血等含血性之食物,检查前一日晚上十二点以后, 请完全禁食(包括饮水)。严格要求空腹检查。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医杂志》 2006年 第9期

5内湿素盛治疗/预防

  内湿素盛需要饮食有节制,不嗜食生冷东西,不淋雨涉水,防止居处潮湿。治疗以温中化湿为法。胃苓汤、平胃散、实脾饮、理中丸、苓桂术甘汤等方剂可随证选用。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功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的有空调的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适量、均衡饮食有助肠胃功能。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 第20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内湿素盛症状描述
2内湿素盛症状起因
3内湿素盛症状诊断/鉴别
4内湿素盛症状检查
5内湿素盛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