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脉沉缓或沉细

脉沉缓或沉细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
  • 所属科室:外科,普外科
  • 细分症状:虚性脉沉缓或沉细、阳性脉沉缓或沉细
  • 相关疾病:著痹、湿痹、肾精亏虚、肾虚腰痛、阳虚发热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
  • 相关药品:复方骨肽注射液、胸腺肽肠溶片、萘丁美酮胶囊
  • 相关症状:关节肿痛、眩晕、腰膝酸软、耳聋、口咸、乏力

1脉沉缓或沉细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脉沉缓或沉细是按脉搏,中医诊断学“四诊”中的切诊。切诊分脉诊和按诊,脉诊,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数、形、势、分为二十八脉,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脉象之一。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沉脉主里证。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光明中医》2012年第12期

2脉沉缓或沉细症状起因

  脉沉缓或沉细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沉缓或沉细。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也主湿病。细脉须与近似脉微、弱、濡脉相区别。细脉虽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起落清楚,微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弱脉则沉细而软,须重按始得,濡脉浮细而软,脉位浅表。细脉与洪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细脉常同数、弦、濡、沉、涩等脉兼见。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第5期

3脉沉缓或沉细症状诊断/鉴别

  脉沉缓或沉细为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除湿蠲痹汤,或用苍术薏苡汤去桂心、麻黄;加白术、猪苓、泽泻。

  脉沉缓或沉细症状的鉴别:

  1.微脉:脉极细而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

  2.虚脉: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故脉按之空虚。脏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脉。高热伤阴,失水,出血,或吐泻后津液不足,血脉难以充盈,其虚脉无力之象更为显著。

  3.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沉缓或沉细。

来源资料:《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7期

4脉沉缓或沉细症状检查

  当出现脉沉缓或沉细的时候是需要检查一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以及心电图的情况来确诊的。

  脉沉缓或沉细的检查方法:

  1、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心电图: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称为心电图(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是帮助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来源资料:《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第8期

5脉沉缓或沉细治疗/预防

  脉沉缓或沉细心气虚则心慌气短,脾失健运则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脾不能正常化生气血则变生湿浊痰饮,浸淫脉道,心脉瘀滞,气血难通便产生胸膺痛或左胸痛,舌见瘀点为瘀血之证,脉沉缓主脾虚,细主气血不足。脉沉缓或沉细常用中医治疗方法,健脾养心,化瘀通脉。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酸枣仁、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红花、丹参、远志、木香、甘草,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行气化滞,伍当归、川芎、红花、丹参化瘀通脉,于是心脾俱补,气血流畅,胸心疼痛可愈。

  预防脉沉缓或沉细原则为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遏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宜清热、化湿、活血。常用凉性去湿兼活血之食品。如莲藕、冬瓜、油菜、菠菜、茄子、丝瓜、胡萝卜、木瓜、葡萄、薏苡仁、绿豆、赤小豆、乌骨鸡、兔肉、青蛙、鸭肉、蚬肉、海带、草鱼、泥鳅、鲍鱼、甲鱼、等。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如生姜、大蒜、辣椒、花椒、八角、桂皮、洋葱、荔枝、狗肉 、羊肉、猪肝、猪肚等。

来源资料:《国内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1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脉沉缓或沉细症状描述
2脉沉缓或沉细症状起因
3脉沉缓或沉细症状诊断/鉴别
4脉沉缓或沉细症状检查
5脉沉缓或沉细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