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链综合征可表现为功能缺失症状,如皮肤导电性能减低、出汗减少。交感神经链综合征是多病因导致长期隐性存在的临床综合征。当神经节损害严重及代偿能力削弱时出现典型症状,常被延误诊治,多在尸检中偶然发现。因受损的交感神经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临床症状。如疼痛、感觉障碍、血管功能障碍等。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健康指南:中老年》 2013年 第11期
(一)发病原因:许多病因可引起交感神经链综合征,如各种急性及慢性感染,全身性或局部感染,各种内源性、外源性中毒,病理改变因原发病不同而异,感染性炎症引起以及外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肿瘤、血管性疾病和慢性刺激性病灶等。
(二)发病机制:本病因不同交感神经节受损,而导致相应临床表现。可见到细胞内空泡形成及脂肪变性,伴神经节间质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和浸润,中毒和败血症引起可见神经节细胞坏死。
来源资料:《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 第20期
周身出汗:人的汗腺最发达,人的出汗可分为三种: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发汗,味觉性出汗。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可是也有疾病导致出汗。过多出汗,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趋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
出汗异常:出汗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异常也不是件好事。
来源资料:《儿童与健康》 2009年 第10期
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两性均可发生,临床上并非少见,因在晚期才出现典型症状,使临床诊断率较低。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亦可急性起病,通常有转为慢性迁延、时起时伏的趋势。局部交感神经链病变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段性不对称性及强烈扩散性和周期性加重等特点,因受损的交感神经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临床症状。
2.疼痛及感觉障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伴发作性加剧,夜间较重,情绪波动、体力劳动、天气变化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均可使疼痛加重,范围较弥散,有广泛扩散趋势。受损交感神经节的体表投射区可出现压痛,如发现压痛点常有助于定位诊断。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样感等,客观感觉障碍较主观症状轻,多为痛觉异常,温度觉异常较少见,触觉及深感觉障碍更少见。
3.皮肤及附属器改变:皮肤可出现刺激性症状,如出汗增多及立毛反射亢进;亦可表现为功能缺失症状,如皮肤导电性能减低、出汗减少及立毛反射减弱等。此外,皮肤还可出现营养障碍、干燥萎缩、毛发脱落及指(趾)甲变脆等。
4.血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痉挛,亦可出现血管张力减退,甚至发生麻痹,以及躯体神经功能障碍。
根据某一侧交感神经支配区内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或交感神经节投射区有明显的压痛,可考虑本病。
来源资料:《实用老年医学》 2014年 第7期
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出汗异常:出汗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异常也不是件好事。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家庭中医药》 2009年 第12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