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

  • 患病部位:腹部,肠
  • 所属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 细分症状:感染型结肠袋半月襞消失、遗传型结肠袋半月襞消失
  • 相关疾病:肝胆湿热、孤立性直肠溃、消化性溃疡、痉挛性肠梗阻
  • 相关检查:肠道CT检查、腹部CT、腹部叩诊、腹部平片、胰腺的CT检查
  • 相关药品:奥沙拉秦钠胶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唑嘌呤片
  • 相关症状:震水音、小儿疳积、中上腹痛、消化道憩室、大便色浅

1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多会发生在结肠的内面,相当于结肠袋间的横沟处,环行肌增厚,肠粘膜皱摺成结肠半月襞.结肠袋消失是粘膜肌层麻痹之故。溃疡性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为结肠袋消失。溃疡性结肠炎是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华消化杂志》 2006年 第6期

2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常体现在溃疡性结肠炎。与四种因素有关,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学有以下几点。

  1.感染因素:已经证明某些细菌和病毒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痢疾非常相似,某些病例粪便中培养出细菌,部分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似乎提示细菌性感染与本病有关。1973年Fakmer从6例溃疡性结肠炎中培养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1977年Cooper也从中毒性结肠扩张病人体内分离出巨细胞病毒。近年来的有些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副黏液病毒(麻疹病毒paramyxovirus)、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cytogenes)等也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发病有关。因此提出某些细菌或病毒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究竟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本病,感染性病原体是本病的原因还是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2.免疫学因素: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自身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作者发现某些侵犯肠壁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等)与人体大肠上皮细胞存在着交叉抗原,当机体感染这些病原体以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不仅与肠壁内的病原体作用也同时杀伤了自身的上皮细胞。近年来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上皮内发现了一种40KD的抗原,可在激活机体产生抗结肠上皮抗体的同时也激活结肠上皮表面的补体及抗原抗体复合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并加重组织的炎症反应。有报告CD95(TNF类)所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发现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症区域及其相邻的非炎症区域均发生了CD95-CD95L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推论其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蔓延的可能原因之一。

  此外,近年来也有报告指出,机体循环中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上皮细胞内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相作用,产生了肠上皮的损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关T、B淋巴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血白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均提示本病与细胞免疫学方面的改变有关。

  3.遗传因素:一些资料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种族差异表现在白种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黑种人,亚洲人的发病率最低。其中白种人的犹太人发病率比非犹太人高2~4倍,而在有色人种大约少50%。单卵双生双胞胎发病率比双卵双生者高。同时有作者报告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组织相关抗原HLA-DR2较正常人增多。日本学者近来报告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发现了与之有关的特异基因表现型P-ANCA(pe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4.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与精神障碍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有关。但有作者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在疾病发作时并没有明显的精神诱因。相反,因溃疡性结肠炎而行结肠切除术后,病人原有的精神上的病态如抑郁症、焦虑、紧张多疑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似乎说明精神因素不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更像是本病引起的后果。

来源资料:《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5年 第2期

3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相关诊断: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患者按特异性肠炎治疗无效。全身表现及肠外表现。多次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发现病原体。X线钡灌肠显示肠粘膜颗粒样或结节样,皱襞粗大、紊乱。肠壁呈锯齿状,后期则示肠管变短、僵硬,结肠袋消失,多发性息肉及肠腔狭窄。结肠镜发现病变部位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常附有脓性分泌物及血液。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与下列疾病的相关鉴别:

  (1)慢性细菌性痢疾:往往有过明确的急性细菌性痢疾史,且从粪便、直肠拭子或内镜检查时所取得的渗出物进行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抗菌药治疗有效。

  (2)慢性阿米巴肠病:病变以近端结肠为主,溃疡的边缘为潜行性,介于溃疡之间的结肠粘膜正常,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3)肠道激惹综合征:粪中可有大量粘液,但无脓血。除肠道症状外,患者往往伴有头痛、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明显的神经官能性症状,X线和结肠镜检查仅提示有结肠痉挛等改变,而无别的炎症病变可见。

  (4)结肠癌: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表现为腹泻、脓血便和肠梗阻等。X线检查显示病变部位有粘膜破坏、肠壁僵硬、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等肿瘤征象;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内镜检查可见到癌肿,并可经活组织检查证实。但必须指出,有时可在结肠癌的基础上并发结肠炎;或反之,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并发结肠癌。

  (6)血吸虫病:有与流行区疫水接触史,粪便可检出血吸虫卵或孵化毛蚴阳性。内镜下,见到粘膜下黄色颗粒等典型病变,直肠粘膜活组织压片低倍镜检可找到虫卵。此外,可有肝、脾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其他临床表现,在有效的抗血吸虫病治疗后症状好转。

来源资料:《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 第11期

4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检查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检查: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便后缓解。腹泻以粘液脓血便最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伴里急后重。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左下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如有并发症则有相应表现。血常规示小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严重者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结肠检查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附有脓苔,或可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息肉。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 第3期

5结肠袋半月襞消失治疗/预防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的相关治疗:(1) 饮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给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乙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 (2) 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开始给小剂量每日~2g,分成4次,逐渐增到每日~6g,连续服用。也可连续服2周,停药10日,然后再服。至少服药1年,防止加重。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0.5~1g,每日2次。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促皮质激素5~25单位溶于500~1000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8~24小时1次,症状改进后改用肌肉注射。氢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每日l~2次,或10~20mg口服,每日l~4次。强的松2.5~5mg每日~4次。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给药4~6周。皮质激素对缓解症状比可的松效用较好,但维持缓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这种治疗如症状无改进,不应继续超过2周。

  (3) 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1~2mg/kg,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相关预防:①由于本病与胃肠道营养的关系密切,患者可能存在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无脂无渣的要素饮食已成为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给以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的食物,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给以流汁饮食,严重者应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治疗,使肠道获得休息。②应适当卧床休息,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腹痛或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药物,但大剂量使用有引起急性结肠扩张的危险。③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等重症或久病患者,应酌情输血、补液及全身性支持治疗。应用蛋白合成激素能改善一般状况,增进食欲,加速溃疡愈合。尤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有利于病变恢复和改善全身状况。 

来源资料:《中华内科杂志》 2002年 第4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描述
2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起因
3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诊断/鉴别
4结肠袋半月襞消失症状检查
5结肠袋半月襞消失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