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摇头是慢脾风的主要症状之一,慢脾风即慢惊风的脾肾阳衰证,为虚极之侯,阳虚极而生内风。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脾风、虚风。症见闭目摇头。多因吐泄既久,脾虚气弱,肝失濡养所致。证属无阳纯阴的虚寒危象。患儿往往衰脱而死,预后大多不良。治宜补脾益胃,温中回阳。用参附汤、回阳救急汤。初起宜有白僵蚕丸。采用五绝指针疗法调理治疗,亦收到良好效果。婴幼儿由于睡眠障碍等疾病引起的,在睡眠时经常翻动,反复摇头的临床表现。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幼科心法要诀》
闭目摇头因气血亏损,不能上达于脑以濡润斡旋其脑髓神经(《内经》谓上气不足则脑为之不满)。婴幼儿由于睡眠障碍等疾病引起的,在睡眠时经常翻动,反复闭目摇头的临床表现。儿童睡眠不足大多是由于相关症状如躯体疾病、饥饿、口渴或过饱、养育方式不当、睡眠习惯不良、精神因素和环境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而使得夜间睡眠多次中断,儿童被迫多次醒来而缩短了睡眠总时间,少数儿童是因入睡困难或环境因素干扰而无法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另外,有人认为经常俯卧位姿势睡觉和枕头过高也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引发因素。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医宗金鉴》
闭目摇头可根据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国内外医学专家均指出,儿童睡眠障碍是由睡眠时间不足及一系列相关症状构成。相关症状包括打呼噜、喉头哽咽、呼吸暂停、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多汗、肢体抽动、磨牙、梦话、梦游、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形式:
(1)睡眠不安和入睡困难:多见于婴幼儿,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讲梦话等。有的不愿上床睡,要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
(2)夜惊: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发作时脑电图出现觉醒的a节律。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l~10分钟,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
(3)梦行症:较为常见,往往伴有夜间遗尿。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史。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在入睡后1/2~2小时熟睡中突然坐起或下床活动,意识朦胧不清、东抚西摸、徘徊走路或做些游戏的动作,此时不易唤醒,大约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又可安静入睡,事后完全遗忘。
来源资料:《证治准绳·幼科》
慢脾风引起的闭目摇头可根据其症状来检查,表现为食欲大减,强食少许犹不能消化,医者犹投以消食开瘀之剂,脾胃益弱,浸至吐泻交作,间发抽掣,始求愚为诊视,周身肌肤灼热,其脉则微细欲无,昏睡露睛,神气虚弱。此证因脾胃虚寒,不能熟腐水谷消化饮食,所以作吐泻。且所食之物不能融化精微以生气血,惟多成寒饮,积于胃中溢于膈上,排挤心肺之阳外出,是以周身灼热而脉转微细,此里有真寒外作假热也。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轩岐救正论》
因慢脾风引起的闭目摇头可采取固真汤加味治疗,每获良效,介绍如下。固真汤出自《证治准绳》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炮附子,肉桂,山药八味药组成。方中肉桂,附子温阳救逆,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炙甘草均可健脾益气加阿胶,白芍养血柔肝。诸药合用,能使脾气健旺,生化有源,气血充盛,筋脉得养则虚风自平。
因睡眠障碍引起的闭目摇头,须了解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定时间睡觉。避免睡前任意兴奋活动或看惊恐的电视节目,减少学习负担过重。对于梦行症儿童须防止越窗跌伤等意外。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学龄儿童可用服小量阿米替林治疗,睡前服12.5~25mg,每晚1次。预防闭目摇头以健脾益气为主。婴幼儿应预防睡眠障碍。
来源资料:《圣济总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