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是新生儿脐周护理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侵入,大量繁殖进而引起炎症。若感染严重,炎症组织纤维增生渗出而形成的。指小儿脐带脱落前,脐部为邪毒感染红肿热痛,或有脓水溢出者而言。若脐同红肿,发生于脐带脱落后,则称为落脐疮。严格而论,本症初起脐部湿润浸淫之时,可称为脐湿。而脐周红肿热痛成脓之时,方可称为脐疮。此为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中不同证候的表现。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 第3期
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是由于新生儿脐周护理不当,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繁殖而引起炎症,进而纤维增生渗出所致。脐周明显红肿变硬的发生乃困断脐之后,洗沿不慎,致脐伤湿,或水入脐中,或因脐带护理不当,致脐带被衣服磨擦。或暴力牵拉而过早脱落,使水湿邪毒侵入,或因尿布湿渍,久渍脐部,致使脐湿润不干,湿邪蕴毒,壅滞脐周,化热生腐而致脐疮。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 第18期
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是由于新生儿脐周护理不当,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繁殖而引起炎症,进而纤维增生渗出所致。脐周明显红肿变硬的发生乃困断脐之后,洗沿不慎,致脐伤湿,或水入脐中,或因脐带护理不当,致脐带被衣服磨擦。或暴力牵拉而过早脱落,使水湿邪毒侵入,或因尿布湿渍,久渍脐部,致使脐湿润不干,湿邪蕴毒,壅滞脐周,化热生腐而致脐疮。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是由于新生儿脐周护理不当,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繁殖而引起炎症,进而纤维增生渗出所致。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脐窦:由于卵黄管脐端未闭而引起。仔细检查脐部,用探针或造影剂可发现窦道。有时局部可见到球状息肉块组织切片为肠黏膜上皮而非肉芽组织,称为脐茸或脐息肉应手术切除。
2.脐肠瘘(卵黄管未闭):脐孔处可见一圆形突起的鲜红色黏膜,正中有一瘘口,有恶臭分泌物或有液状粪便排出,口服炭末或于脐孔注入造影剂经X线检查可确诊。需手术治疗。
3.脐尿管瘘(脐尿管未闭):脐部经常有清亮液体流出,局部注入造影剂可进入膀胱或膀胱逆行造影可达皮肤,注入亚甲蓝可见脐部排出蓝色尿液。需手术治疗。
来源资料:《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4年 第1期
血液检验可以帮助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患者进一步确诊病情,该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年 第6期
脐周明显红肿变硬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2-3次后用碘酊消毒,酒精脱碘,或用龙胆紫每曰涂
2-3次。:一般新生儿时期首选: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效佳。对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换药。已形成慢性肉芽肿者要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局部烧灼,如肉芽较大不易烧灼者,应给予手术切除。普及新法接生,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年 第8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