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空肠憩室

空肠憩室

  • 患病部位:腹部,空肠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消化内科、肛肠外科
  • 细分症状:压迫性空肠憩室、病理性空肠憩室
  • 相关疾病:空肠、回肠憩室、胃肠积液、小儿盘肠气痛、小肠实热
  • 相关检查:小肠镜检查、造影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小肠造影检查
  • 相关药品:阿莫西林分散片、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头孢羟氨苄片
  • 相关症状:憩室出血、消化道憩室、结肠憩室、间歇性胃痛

1空肠憩室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空肠憩室比回肠多见,常在Treitz韧带附近,可单发,但常为多发。如为多发,在下部肠道其数目逐渐减少,体积也较小,有时仅为很小的突出,但在回肠末段又不少见。约30%合并有十二指肠或结肠憩室,先天性憩室还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大多数憩室位于肠系膜侧,在两叶肠系膜之间,或靠近肠系膜,也有在肠系膜对侧。空肠憩室较少见,又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年 第5期

2空肠憩室症状起因

  空肠憩室常为获得性,与腹内压增加有关。通常伴有小肠运动的改变,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内脏病和神经病变,可导致小肠平滑肌萎缩和纤维化,从而使肠壁囊性扩张,从薄弱的肌层疝入黏膜下层。内脏神经病变引起小肠动力失调,致肠腔内高压,在大血管进入肌层薄弱处疝入而产生憩室,有时造成麻痹性肠梗阻。Krishnamurthy(1983)曾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患者空、回肠肌层内肌细胞数量减少且退行变或纤维性变,有的肌间神经丛内神经元和触突也呈退行性改变,故提出本病可能是系统性肌硬化症在小肠的表现。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 第4期

3空肠憩室症状诊断/鉴别

  空肠憩室的诊断: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凡为60~80岁体弱老者,长时间存在消化功能紊乱表现,经常有胃肠胀气、胃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或合并腹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应想到本病的可能。上消化道气钡造影示小肠系膜侧有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整齐光滑的袋状阴影,或较大的憩室腔内显示气体、液体和钡剂的3层平面等特征影像,可明确诊断。对消化道出血疑为本病者,核素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等可协助诊断。

  空肠憩室发生憩室黏膜出血、憩室穿孔、气腹和小肠壁气囊肿或肠梗阻时,应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及穿孔、机械性肠梗阻等相鉴别。

来源资料:《安徽医学》 1997年 第5期

4空肠憩室症状检查

  1.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小肠造影对空肠憩室有较高的确诊率。将检查导管插至十二指肠空肠曲,经导管注入50%(W/V)混悬液300~400ml,钡剂到达回盲部后,注入适量空气和肌注解痉药。分段轻柔按压各组小肠,需采用多种体位进行操作,使钡剂能充盈各种不同方向开口的憩室。显影的憩室在小肠系膜侧呈圆形或卵圆形袋状阴影,边缘整齐光滑,以宽窄不等的开口通向肠腔。较大的憩室腔内可显示气体、液体和钡剂的3层平面,如遇开口宽大的憩室可见造影剂在憩室和肠腔之间自由进出,此为本症特有的X线表现。

  2.核素显像诊断: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可采用99mTc红细胞显像诊断。经静脉注射99mTc标记红细胞550~740MBq,立即用γ照相机或SPECT系统以1帧/5分钟速度采集影像至30分钟,然后1小时、2小时再采集腹部前后位和侧位影像。必要时6小时后作延迟显像。当肠壁活动出血量在0.1ml/分钟时,标记红细胞随血液流入肠腔形成异常放射性聚集现象。本法能进行出血定位和连续动态观察。24~36小时内多次显像时其阳性诊断率可达75%~97%。经本法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定在空肠上段者可提示本症的诊断。

  3.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技术优良的血管造影检查对大量出血病例很有价值。出血速度>0.5ml/分钟,渗到肠腔内对比剂清晰显示出血部位,甚至直接显示病变的性质。

  4.纤维小肠镜检查:有作者推荐进行纤维小肠镜检查可对小肠内疾病进行直视观察,有较高的确诊率,该项技术的掌握专业性较强,有待更一步推广使用。

来源资料:《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 第5期

5空肠憩室治疗/预防

  空肠憩室的治疗:小肠憩室如很小,无症状,不需治疗。如合并有脂肪泻或贫血,可先用维生素B12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如药物无效或有憩室炎穿孔、出血、梗阻等合并症时,均需手术治疗,切除憩室。如仅将憩室内翻,日后可发生肠套叠,现已很少采用。单发的小憩室可仅行憩室切除术,但手术时常需将憩室连同局部小肠一并切除。术中所见的憩室常比X线造影发现的多,如为多发憩室散在于小肠各部不可能广泛切除时,则只能将含有大憩室的肠段切除,小的憩室不予处理。小肠切除50%,而回肠末段和回盲瓣均保留,不致发生营养障碍。

  空肠憩室的预防: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应该到正规医院的消化科检查、治疗等。尽管憩室病的发病率很高,但常无并发症。发生憩室炎或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有10%~20%预后不良。大多数急性憩室炎或憩室出血的发作呈自限性且经内科治疗有效,但预后与年龄有关,在年龄很大的老年人中,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相当高。

来源资料:《湖南医学》 2001年 第2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空肠憩室症状描述
2空肠憩室症状起因
3空肠憩室症状诊断/鉴别
4空肠憩室症状检查
5空肠憩室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