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

目录

1概述
2病因
3诊断
4鉴别
5预防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概述

概述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A、IgM 、IgD 、IgE。其正常范围: IgG 7.6~16.6g/L;IgA 0.71~3.35g/L;IgM 0.48~2.12g/L;IgD 0.01~0.04g/L;IgE 0.001~0.009g/L。

2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病因

  常见的原因有: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2.自身免疫性疾病

  3.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4.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3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诊断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可以发生肝组织较大面积坏死,临床上称"慢性重型肝炎"。主要临床表现有:

  ①患者既往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史,或即使无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及ALT升高史,但有肝炎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②高度乏力及严重消化道症状。

  ③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大于171微摩/100毫升。

  ④有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痔及肝脾肿大等慢性肝病体征。

  ⑤腹水出现早,量往往较多。

  ⑥白蛋白/球蛋白(A/G)倒置或Y-球蛋白升高。

  ⑦酶胆分离现象明显。

  ⑧发生肝昏迷晚,多死于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

  ⑨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进行性下降。

4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鉴别

  慢性肝病和疟疾都会引起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

  慢性肝病:表现如下:1.出血。表现为大便发黑,严重时是稀黑便发亮,有如铺马路的柏油,最严重时还可解出鲜血。 2.精神改变。神智恍惚,好睡觉或者异常兴奋、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连普通的算术也完成不了,严重者可昏迷。这些症状是由于肝病产生的有害物质刺激大脑而造成的。临床上称为肝性脑病。程度可轻可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3.黄疸。出现黄疸(皮肤、白眼珠发黄),或原有黄疸加重。尿液如浓茶水样。4.发热。出现原因不明的高烧。这说明体内有严重感染。肝癌可以表现为长期 发热不退,发烧无疑又增加了肝脏的负担。5.腹痛。右上腹痛或全腹疼痛,手压时更痛。6.腹块。腹部包块越长越大,常可摸到。7.腹胀。腹胀加重,腹围增大。说明已有腹水产生,通常称为"水臌",是肝脏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8.少尿。饮水正常,但24小时总尿量不足400毫升。

  疟疾: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可以发生肝组织较大面积坏死,临床上称"慢性重型肝炎"。主要临床表现有:

  ①患者既往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史,或即使无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及ALT升高史,但有肝炎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②高度乏力及严重消化道症状。

  ③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大于171微摩/100毫升。

  ④有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痔及肝脾肿大等慢性肝病体征。

  ⑤腹水出现早,量往往较多。

  ⑥白蛋白/球蛋白(A/G)倒置或Y-球蛋白升高。

  ⑦酶胆分离现象明显。

  ⑧发生肝昏迷晚,多死于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

  ⑨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进行性下降。

5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预防

  疟疾的治疗:

  基础治疗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概述
2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病因
3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诊断
4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鉴别
5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