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定位体征

定位体征

  • 患病部位:全身,神经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感染性定位体征、先天性定位体征
  • 相关疾病:小儿星形细胞瘤、脑栓塞、宾斯旺格病、脑梗死、脑型血吸虫病
  • 相关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脑神经检查
  • 相关药品:蒂清、替莫唑胺胶囊、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
  • 相关症状:强迫性头位、颅内压增高、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颅内压增高

1定位体征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指某处神经异常所能引起的身体相应部位的症状和体征。由于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当损伤时即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定位诊断是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推断其病灶部位的一种诊断过程。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国内医院药学杂志》 2006年 第5期

2定位体征症状起因

  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药房》 2005年 第11期

3定位体征症状诊断/鉴别

  低钾:肢带肌无力(呼吸肌及延髓肌,腱反射存在,补钾有效。发作性(数小时~数天)。高钾:家族性,发作性(持续1-2小时,频繁),肌无力常累及某一肌群, 可有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伴有疼痛或肌强直, 禁食、运动后或使用钾诱发(钾敏感性),发作时血钾多正常或升高。副肌强直诱因:寒冷、自发特征:寒冷诱发,反常性强直(活动后加重) ,常染色体显形遗传,常伴高血钾或正常血钾。遗传性:部位:肢带肌为主,面肌常,偶见眼咽肌及肢体远端,特征:肌无力、肌萎缩或肥大,反射相应降低,常无疼痛(脂质代谢异,常可有疼痛或肌痉挛)。起病:多在早年发病,起病隐匿,进展性。炎症性肌病:肢带肌为主,可有严重的颈肌、咽喉肌无力而出现抬头、吞咽困难等,不影响眼外肌。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药师》 2004年 第4期

4定位体征症状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检查诊断原则:病史+体征。解剖诊断←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演变。病因诊断←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影象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大体结构: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病变、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大脑病变、脑脊髓膜病变。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广东药学》 2005年 第4期

5定位体征治疗/预防

  定位体征的预防方法:饮食一定要定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对于肠胃及整个身心都十分有利。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冷食物,这样会伤害脾胃。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莲子心(清心降烦)。脂类食物:蛋黄、花生、羊脑、猪脑、核桃等。蛋白质食物:瘦肉、牛羊肉、鸡、鱼、蛋、水果等。含糖食物:白糖、蜂蜜、面粉、大枣、水果等。 含维生素B1、维生素 E 的食物:酵母、肝、豆类、糙米、燕麦等。不吃或少吃辛辣性食物,尤其是在晚上不能喝浓茶、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饮料。睡前可饮牛奶,有助于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定位体征的治疗方法:宜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宜吃海藻类食物、宜吃干果类食物。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定位体征症状描述
2定位体征症状起因
3定位体征症状诊断/鉴别
4定位体征症状检查
5定位体征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