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
  • 所属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病理性
  • 相关疾病: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淋巴结肿大
  • 相关检查:冷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液学检查
  • 相关药品:醋酸泼尼松片、曲克芦丁口服溶液、马栗种子提取物片
  • 相关症状:水疱或大疱损害、腱反射消失、皮肤瘀点、瘙痒、腹痛

1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原发性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以青年人及中年人为多见,女性较男性略多。是在低温条件下,冷球蛋白沉积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皮肤和全身症状。当患者遇寒冷体表温度降低,肢端血管中的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状,堵塞了毛细血管,并使血管壁发生缺血性坏死及血管痉挛,皮肤出现紫癜及寒冷性荨麻疹为最多见,部分病人可出现雷诺现象。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年 第6期

2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起因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发病机制:抗补体,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进行免疫反应及组织损伤,主要导致小血管损伤,异常增加的冷球蛋白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和特发性,前者无症状,仅于常规检查中发现,后者常伴发于免疫增生性疾患,感染性疾患等。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发病原因:冷球蛋白是一种遇冷沉淀,温度升高时可溶解的蛋白质,其可分为3型。

  Ⅰ型:为单细胞系型,即单克隆来源的免疫球蛋白,有IgG,IgM,IgA 和冷凝溶蛋白四种。

  Ⅱ型:为混合型,由两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组成,其中之一为单克隆来源。

  Ⅲ型:为多克隆原型。

  Ⅰ型不抗补体,通常引起大血管损伤,其机制不明,Ⅱ,Ⅲ型均为混合型。

来源资料:《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年 第3期

3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诊断/鉴别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中冷球蛋白显著增高即可诊断本病,应注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或原有伴发疾病好转后,则不易检出冷球蛋白,同时应排除暂时性冷球蛋白增加现象。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鉴别:

  1.冷凝集素血症:是由于血清中高效价凝集素受冷后,小血管内发生的自身凝集现象,突出症状为肢端及鼻,耳处发绀现象,伴麻木感和疼痛感,并看见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2.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其血浆中有冷凝作用的蛋白质,临床表现为荨麻疹,肢端麻木和出血等,可为原发或继发于某些恶性疾病。

  3.手足发绀症:是由于皮肤细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和静脉的继发性扩张而出现的继发性发绀,多无自发症状。

来源资料:《临床检验杂志》 2014年 第10期

4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检查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症状检查:皮肤损害最常见为出血性紫癜,多起始于下肢,逐渐扩展至股,会阴,臀部,少数扩展至上肢和口腔黏膜,一般不累及面部和躯干部,皮疹特点为丘疹,瘀点,瘀斑,小结节,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溃疡,坏疽,自觉瘙痒或灼热,重者可有疼痛,其次可见寒冷性荨麻疹,雷诺现象,网状青斑,肢端血管痉挛,发绀等,慢性者可见色素沉着,关节痛是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突出症状,常见于手膝关节,肾损害可表现为急,慢性肾炎,甚至可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麻木感,运动障碍,腱反射消失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少见,其他可见肝脾肿大,腹痛,心包炎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1.冷球蛋白测定:将病人的血清置于4℃至少12h,个别情况甚至需要1周才能将冷球蛋白沉淀下来,以便检测,正常人<10mg/L,而本病患者常在250mg/L以上。

  2.免疫球蛋白测定:IgM常增高,部分IgG和IgA增高。

  3.补体测定:Ⅰ型正常,混合型者补体常下降。

  4.血液学检查:血沉常加快,血凝异常,血小板减少。

  组织病理:表皮无明显变化,真皮及皮下组织小血管内有嗜酸性无定形均一的蛋白性物质沉着,特征为纤维蛋白样坏死和血管周围固缩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浸润。

来源资料:《华西医学》 2014年 第7期

5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治疗/预防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治疗:治疗原发病,避免寒冷,注意保暖。各种治疗方法均为暂时性对症处理。血浆置换法:以除去免疫球蛋白或免疫复合物,迅速减少循环冷球蛋白来缓解寒冷激发的症状。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控制发热、皮损、关节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剂量应相当泼尼松30~50mg/d。免疫抑制剂:通过对分裂细胞的毒性作用,维持循环冷球蛋白水平,不使其升高。青霉胺:能使免疫球蛋白中二硫键裂解,从而使IgM解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但其临床疗效尚不肯定。干扰素:可用于治疗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中医疗法:温通经络、活血止痛。方药,温经通络汤加减。

  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的预防:本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的作用造成的抗补体激活,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进行免疫反应及组织损伤,主要导致小血管损伤。故临床无法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本病的预后有良性促进作用,同时本病常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应注意补钙,避免导致无菌性的关节坏死。

来源资料:《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 第6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描述
2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起因
3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诊断/鉴别
4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症状检查
5冷球蛋白发生沉淀或呈胶冻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