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是细胞新陈代谢、繁殖的基础,它是以细胞核的分裂为主要形式。细胞分裂分为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两种,一般说的核分裂象是指有丝分裂,即细胞的丝状体以中心体为核心,将染色质聚集形成的染色体一分为二,进一步将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分裂周期。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分为多极,如3极、4极、5极甚至更多不规则的形态,这样就使一个瘤细胞在分裂时可分为3个、4个、5个或更多细胞,故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年 第6期
核分裂象增多是平滑肌肉瘤的标志。妇女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水平升高等都不同程度造成细胞丰富,核分裂像增多,出血、坏死等改变。是较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来自腮腺导管上皮,主要由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型细胞(基底样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高度恶性(低分化型)与低度恶性(高分化型)两型。高度恶性者以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为主,低度恶性者以分化成熟的黏液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为主,但此两型尚难以严格区分,中间型细胞可向表皮样细胞或黏液细胞分化发展。肿瘤有无包膜不定,故常浸润到周围组织而无明确界限。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国内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1期
核分裂以典型、核呈丝状分裂状态的正常及病理性核分裂象为准计数;异型性指细胞核特点,表现为核大、大小不一、浓染、染色质粗、核膜厚、核形状不规、核仁大、清楚等。以石蜡切片观察核分裂象的数目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①每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多于2个则为恶性;②每10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超过5个为肉瘤;③每25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为1~5个为低度恶性,多于5个为肉瘤;④镜下有不典型核分裂象,核的多形性和染色深是肉瘤的基本特征;⑤ 每25个高倍镜视野下核分裂象数4个,圆形核超过20%为肉瘤。细胞分裂时表现的核分裂象,可分为以下种:
〔1〕正常核分裂象:即常态分裂象,可见于新陈代谢的正常细胞、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细胞、炎性增生的细胞,也见于肿瘤性细胞,恶性者数量增多而已。
〔2〕病理性分裂象:仅见于恶性肿瘤细胞,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分为多极,如3极、4极、5极甚至更多不规则的形态,这样就使一个瘤细胞在分裂时可分为3个、4个、5个或更多细胞,故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3〕异常分裂象:如流产性、顿挫性分裂象,即染色体在一分为二时呈非对称性分裂,或杂乱无序,难以完成细胞分裂周期而流产。
来源资料:《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0年 第2期
B型超声可作为核分裂象增多患者的常规检查。除可测定肿瘤的实际大小,发现直径1cm以下的肿瘤外,还可根据内部回声及其和周界的关系大致分辨其良、恶性。良性表现为周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后壁有增强表现,稍大的混合瘤可以见到分叶结节状表现。恶性则多轮廓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呈高度不均质的实性暗区,后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的声像图。诊断符合率可达78.6%,但对腮腺深层肿瘤的显示受颌骨的影响而欠佳。CT及MRI可确定肿瘤位置、大小、深浅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浸润等。特别对腮腺深叶肿瘤与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及其与颈部大血管关系显示较好。恶性者表现形态不规则,境界模糊,密度不均。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
肿瘤应积极手术探查,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机会。力争治疗性切除,对于晚期的或复发的病例,只要全身情况和局部解剖条件许可即积极做姑息性切除或其他手术,这样可以延长生存期,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因素影响的应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应根据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恶性程度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低度恶性(高分化型)仅需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而对高度恶性(低分化型)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尚应给予辅助放疗、全身预防性化疗以及免疫治疗。手术方法有由前向后,先分离腮腺导管的方法和由后向前,先解剖面神经总干的方法2种。前法适用位于耳下的混合瘤,后法适用于腮腺前部的混合瘤。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 第8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