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面容是指望面部的表情神态。人的面部肌肉及血运十分丰富,十二对颅神经集中在此。健康人应是表情自然,神态安怡,各组织器官比例适中,分布合理。而当机体患病时,则会由于病痛的困扰,特别是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所以观察面部面容与表情无疑会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慢性面容: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目光暗淡。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原医刊》 2001年 第7期
慢性面容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等。这类疾病一般过度消耗身体能量物质,造成机体能量负平衡。疾病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肿瘤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故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体内氧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热量不足,进而引起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无力,呈现机体能量供应不足负平衡状态,在面容上反应为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晦暗、目光黯淡。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医药》 2014年 第33期
慢性面容者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目光暗淡。健康者的面容应是两眼有神,眉目清秀,皮肤富有光泽。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 有时仅表现为霎眼痉挛或口角抽搐 , 常见于面神经瘫痪后遗症及三叉神经痛、中枢神经障碍的患者。慢性面容的鉴别诊断:
1、急性面容:面色潮红,高兴不安,表情痛苦,是急性热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等的表现 。
2、苦笑面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所致神经系统综合征。患者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或强直性痉挛,因面颌及颈部肌肉常受累,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为特征表现。
3、猩红热面容:人的面容,不但是七情表演的“舞台”,也是反映体内诸病的“窗口”。故察颜观色不失为早期发现疾病的一种重要而简便的方法。猩红热面容: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的肤色明显苍白。
4、甲亢面容:面肌消瘦、眼球突出、目光闪亮具有惊惧的表情,眼裂增大而少眨眼,同时伴有高兴不安、烦躁易怒的表现常见于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面容惊愕,易受外界各种很小的声音刺激而表现出很惊恐的样子;眼球凸出,类似金鱼眼;兴奋不安,烦躁易怒。此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所出现的典型表现。
5、麻疹面容:两眼微红且怕光,眼中的分泌物增多,鼻阻塞,伴有发热咳嗽等。
6、贫血面容:面色苍白晦暗,眼睑、唇舌色淡,表情疲惫乏力。
7、痴呆面容:头大颈短,眼裂小,鼻深宽平,鼻翼肥大,舌大宽厚且经常伸出口外,常见于呆小症患者。
8、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多为患肠伤寒、脑炎、脑脊髓膜炎等高热衰弱病人的面相。
9、恶病质面容:面容极度消瘦,面色萎黄,皮肤弹性较差,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结核病、癌症晚期等。
10、面具面容:面部表情呆板,有如戴着面具一样,常见于脑炎、震颤性麻痹症患者。
11、肝病面容:面色灰暗,两颊消瘦,鼻额部与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12、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大且向前突出,两骨隆起,耳鼻增大,唇舌变厚,常见于垂体肿瘤患者。
来源资料:《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年 第3期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慢性面容患者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在检查前要注意不要服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功能暂时性损伤,从而引起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新医学》 2014年 第9期
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慢性面容可能会发展成为恶病质,食欲不振,只能进少量饮食或根本不能进食,极度消瘦,皮包骨头,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在生活护理上需要多补充营养,多摄入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多进行体育锻炼、多补充营养、多摄入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多进行体育锻炼。建议到医院做具体的检查,找出病因,做针对性的治疗。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国内药师》 2013年 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