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寒颤是疟疾的症状之一。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寒颤、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为特征。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虫叮咬。控制传染源,健全疫情报告,根治疟疾现间歇性寒颤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第10期
疟原虫的间歇性寒颤症状,间歇性寒颤其生活史过程大致相同,都需经过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个世代,均分为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和孢子增殖期三个阶段,都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在人体内先进入肝细胞发育(红细胞外期),后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而大量繁殖(红细胞内期),最后分化出配子体,完成无性生殖,开始了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的有性生殖发育(孢子增殖期)。无性生殖在人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在蚊体完成,故人为疟原虫的中间宿主,蚊为其终末宿主。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华烧伤杂志》1997年第3期
多数间歇性寒颤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然后很快下降,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测量体温1次,分析体温曲线,则可发现夜间的体温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温以下。发作有定时性,发热期与无热期交叠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性。间歇性寒颤病人在发作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间歇性寒颤发病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开始发作者较少。
间歇性寒颤症状与下列症状鉴别:
1、发热伴寒战:发热伴寒战指由于疾病导致机体病理性体温升高并伴有寒战的症状。
2、高热寒战: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时,病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寒战期间,体温已有升高,在发热不太高的前期,有时病人仅有全身发冷感,而无战栗,称为发冷。
3、恶寒:恶寒,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4、颤抖:颤抖是一种规律性而反复的不自主的身体抖动,可以发生在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为多,幅度可以大或小,速度可以快或慢,一般介于每秒1至10次间。
来源资料:《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第10期
间歇性寒颤临床上酷似疟疾,血检原虫阴性者,应坚持一天查血2次,连续几天。间歇性寒颤细致地按规定检查厚血膜,其功率高于薄血膜很多倍,凡是疟疾,最终定能在周围血中查到疟原虫。从患者耳垂或指尖刺取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迄今仍是最可靠的确诊疟疾方法,如发现红间歇性寒颤即可确诊。
间歇性寒颤应该作如下检查:
1.血中病原体检查
人体四种疟原虫只有恶性疟一种在周围血内仅见环状体和配子体,且在发作期检出机会较多,发作间歇期多数原虫进入内脏毛细血管,如当时配子体尚未出现,则血检可能暂呈阴性,因此恶性疟在发作期间查血最为适宜,其余三种疟疾的血检不受时间限制,无论在发作期及间歇期均可见到原虫。
2.免疫学检测
①、检测疟原虫抗原:可查出原虫血症者,故对间歇性寒颤临床诊断为现症病人以及从人群中查传染源、考核疗效均可使用。主要方法有琼脂糖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或酶免疫染色法等。
②、检测疟原虫抗体: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借助测定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的高低,来推断疟疾的流行趋势;过筛供血者以预防间歇性寒颤输血感染,以及考核抗疟措施的效果等。此外对多次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检测疟疾抗体有助于诊断。检测抗体的方法较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3.核酸探针检测
目前国内外已有几种不同的核酸探针用于疟原虫的检测。由于其独特的高特异性,敏感性可高于镜检,认为核酸探针技术非常有希望替代常规的显微镜检查,且可在短时间内成批处理大量样本,已被认为可以定量及估算疟原虫血症水平,是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评价抗疟措施效果很有潜力的诊断工具。目前大量生产核酸探针和大规模现场使用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须解决。
来源资料:《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第10期
目前正广泛用于间歇性寒颤临床病例治疗的青蒿琥酯不宜用作间歇性寒颤预防药物,以免疟原虫对它产生耐药性,从而缩短其临床应用周期。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决定间歇性寒颤预后最重要关键,由於台湾根除间歇性寒颤已经四十年,近年来境外移入的病例每年约只有30例,临床医师若经验不足,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另外因为间歇性寒颤病况变化迅速,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常会导致各器官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间歇性寒颤中医治疗方法:
[方一]:苍耳子20克,鸡蛋3枚。将苍耳子捣碎,水煎取浓汁,鸡蛋打入沸汁中,煮成溏心蛋,食蛋喝汤。[方二]:常山、槟榔、半夏、乌梅各9克。水煎服,日1剂,连服3日。
[方二]:制香附30克,制草乌15克。水煎服,日1剂,1次服。
[方三]:甘草、甘遂各100克。研细末混和,收贮瓶中备用,治时取药未0.5―1克,用消毒棉花包裹,使呈球状,放置脐窝中,外覆以4平方厘米的胶布,四周固 定粘紧,勿使泄气,每次贴药1畸2天,在发病前3小时贴药。
预防间歇性寒颤原则为:
1.控制传染源:健全疫情报告,根治间歇性寒颤现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虫叮咬。
3.提高人群抗病力: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
来源资料:《中华烧伤杂志》1997年第3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