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淋巴结退化

淋巴结退化

  • 患病部位:全身,淋巴
  • 所属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 细分症状:继发性淋巴结退化、感染性淋巴结退化
  • 相关疾病:腺淋巴瘤、淋巴管瘤、淋巴结核、甲状腺微小癌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淋巴显像检查、淋巴细胞比值(LY%)检查
  • 相关药品: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 相关症状:白细胞增多、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乏力、钙化

1淋巴结退化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淋巴结退化:在人们生活中常有人在患感冒或其它感染后,颈部、耳后、腋下或腹股沟处可出现如玻璃球大小的结节,局部红肿压痛,按之坚硬,这就是患了淋巴结炎。细菌沿淋巴管侵人淋巴结所致淋巴结炎。但并不是每个人遇到细菌感染就会发生淋巴结炎,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生本病。长期的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显下降时,感染细菌后易发生淋巴结炎。引发本病的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1年 第11期

2淋巴结退化症状起因

  淋巴结退化的病因: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感染。细菌沿淋巴管侵人淋巴结,导致局部淋巴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诱发淋巴炎。病灶迁延不愈可导致淋巴结功能退化。各种全身性的疾病也是可以导致淋巴结炎的,比如肿瘤、结核等,同时免疫系统的疾病也是很容易导致淋巴结炎的发生。其造成因素有以下三种:

  免疫力低下:并不是每个人遇到细菌感染就会发生淋巴结炎,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生本病。长期的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显下降时,感染细菌后易发生淋巴结炎。

  细菌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人体受到意外伤害或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时,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可引起急性炎症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结充血、水肿渗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细菌。

  继发性感染:淋巴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

来源资料:《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年 第1期

3淋巴结退化症状诊断/鉴别

  淋巴结退化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恶性淋巴瘤: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来源资料:《中华肿瘤杂志》 2000年 第3期

4淋巴结退化症状检查

  1.淋巴细胞比值(LY%)检查:淋巴细胞比值(LY%)即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计数的百分比,外周血液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白细胞可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L)属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淋巴细胞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可分为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前者直径在10―15um,占10%,后者直径6―10um,占90%。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2.将淋巴结退化患者的脓瘘或窦道内的分泌物作涂片或浓缩法检查,经抗酸杆菌染色,可查出结核杆菌。血沉率测定有轻度或中度增快,以及结核菌素皮内试验(OT试验)呈阳性反应可协助诊断。

  3.应用淋巴系统造影,X线检查或同位素检查可有助于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4.实验室,血常规见白细胞增多。 

来源资料:《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0年 第3期

5淋巴结退化治疗/预防

  淋巴结退化的治疗: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灭滴灵)。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由于淋巴液是分区汇集于特定区域的淋巴结,所以 一定部位的原发感染仅能造成一定部位的淋巴结炎。所以本病多发生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炎,粘连成团,并可发展成为脓肿。患者应该注意休息,清淡饮食,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淋巴结退化的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身体素质,防止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感染而引发此症。平时注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加强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该症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来源资料:中华外科杂志》 2004年 第14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淋巴结退化症状描述
2淋巴结退化症状起因
3淋巴结退化症状诊断/鉴别
4淋巴结退化症状检查
5淋巴结退化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