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神经性厌食症概述

概述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2神经性厌食症内容

  神经性厌食症又名精神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进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约85%发病于13至20岁之间),而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约十倍,患病期可长达几个月至数年不等。

  部份人士儘管节食前属超重,但至正常体重时仍不停节食;另部份人士因职业需要而维持体重,例如歌星、演员、模特儿和运动员等,他们有较高的罹患率。厌食症亦多来自较富裕的家庭,患者的其他家庭成员会较易出现类似的病徵。

3神经性厌食症病因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的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 社会心理因素:

  13岁以后,是性的生理及性的心理发展最快的阶段。对于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对自身的第二性征发育和日益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有强烈的愿望要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的“苗条”。

  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的压力可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观念及行为。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进而觉得自己要保持身材,故不进食,久而久之,就会发展称为厌食症。

  流行病学的特征提示社会文化因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变化。青春期的少女思想活跃,追求苗条,加之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很容易以男性的审美观约束自己。于是在女性中节食就开始流行。AN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3 其他社会学因素:

  在多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率调查中发现,本患者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4 个体的易感素质:

  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这些人也容易患上厌食症。其实也可以归结为是心理性因素。

  5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对本症可能有一定作用,比较一致地认为下丘脑的功能异常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6 精神及心理因素:

  流行病学发现80%以上的AN患者在月经来潮的7年内发病。在青春期生理上发生各种变化(如月经来潮、乳房隆起、臀围增大等),若1个少女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压力过重就可能发生AN。这些患者多具有性格孤僻、内向、上进心强,或者精神创伤(如失恋、学习成绩下降等)引起失落感都可成为诱发因素。

  患者对自我体像评价障碍、失真。有人提出AN是不典型的精神病。在AN的家庭中,情感性疾病发生率高,其发生率与原发性精神病家庭相似,AN患者普遍存在着抑郁,这一症状是无法单从饮食障碍所致的营养不良解释。所以情感障碍很可能是原发的,甚至是病因。

  7 饮食因素:

  由于合理膳食和科学减肥知识的缺乏,患者有意控制进食量,使体重减轻导致营养不良,重者发生营养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神经性厌食。

  8 诱发因素:

  高考压力、亲人分离、家庭环境改变、自尊心受到伤害、躯体疾病等因素都可诱发神经性厌食。

  9 家庭因素:

  神经性厌食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往往缺乏亲密度,甚至存在相反的行为方式。交流障碍、较多的体重问题、较多的躯体疾病、情感性疾病和饮酒也是常见的家庭致病因素。

4神经性厌食症症状

  1、无休止地减少体重,惧怕体重增加。

  2、到疾病后期,由于长期不足量的进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

  3、患者主要以围绕减少体重进行各种活动,如有意节食,严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质入量,增加每日的活动量,以远低于病人应有的体重标准,常呈现出憔怀,极度消瘦,严重营养不良的躯体状态,相反病人对此感到欣慰或安稳。大部分患者仍认为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部位还是“胖”,而为此不安,坚持“减体重”的活动。

  4、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以故意节制食量为必要症状,食量远较常人为少,或仅选择低能量食谱。部分病人在病程中不能耐受饥饿,而有阵发性贪食,呈少食或禁食和贪食相交替。

  5、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表现?神经性厌食症近半数患者起病前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约1/3患者在起病前有轻度肥胖的症状。

  6、神经性厌食症好发于女性,特别是12~18岁的青春前期或青春早期的女性。30岁以后发病的较为罕见。

  7、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表现?专家指出,患者常常有体象障碍自觉过胖,或部分躯体过胖。即使已明显消瘦,仍会认为并不瘦。

  8、一般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极度担心发胖,常采用过度运动、致吐、导泻、服用食欲遏制药或利尿剂、藏匿或抛弃食物的方法来减轻体重。

  9、有些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伴强迫性症状及抑郁情绪,容易引发并发症。

  10、神经性厌食症有哪些表现?专家指出,有些患者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较以往或常人低25%以上,严重者可达到消瘦程度。

  11、有些患者有性功能及性发育障碍。女性出现闭经,男性出现性敏感减退或阳痿。青春前期者,性心理和生理发育迟缓。

5神经性厌食症临床表现

  (1)体重下降,皮下脂肪消失。

  (2)血压、体温、脉搏降低。

  (3)肢端发绀。

  (4)皮肤、头发干燥、脱发。

  (5)腹胀、便秘。

  (6)勉强进食,易发生腹泻。

6神经性厌食症检查诊断

  1 体重减轻、极度消瘦、营养不良,女性可伴继发性闭经。

  2 进食障碍表现为厌食伴间歇性贪食、暴食、食后呕吐。

  3 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后均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和易激惹等情绪障碍。

7神经性厌食症鉴别诊断

  严重病例若出现显著抑郁或其他症状提示由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需要注意鉴别。在极少数情况下,局灶性肠炎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也会被误诊为神经性厌食症。

8神经性厌食症治疗 

  这时的治疗为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常采用口服、静点并用的方式补充血钾、钠、氯,并进行监测。水肿的病人常常存在血浆蛋白低下,有条件者可静脉补充水解蛋白、鲜血浆等。贫血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往往在病人入院时血色素并不低,但这可能是病人脱水、血液浓缩后的假像,应补充铁,服叶酸,补足维生素等。

  神经性厌食症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中使用较多的为抗抑郁药。病因学中认为该病可能与抑郁症有关,采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安定类药物也是常用来调整病人焦虑情绪的药物。这两类药物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焦点情绪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药,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体形(体相障碍)等,在治疗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经性厌食症的预后研究提示,在发病约5年后,70一75%的病人恢复;而病程长于5年者预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达5—8%,这包括由于营养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杀。

  营养治疗

  1、轻度厌食症

  体重减少小于标准体重的20%,可不住院治疗。应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和营养治疗。讲清盲目减肥的害处,帮助患者解除顾虑,纠正不良的进食行为,教会科学减肥的方法,合理膳食的 含义。与患者协商制订食谱。由于患者长期未能正常进食而造成的胃肠蠕动减弱,消化酶活 性受遏制等原因,开始进食时,饮食内容一定要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主,并避免选用易胀气的食物,如牛奶、干豆、硬果、生萝卜等。

  但要多选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维生素的食物,如鱼、鸡、蛋、瘦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使患者吃上“一口”即能 得到一定的营养。并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逐渐增加饮食进量以保证营养摄入能满足机体消耗,增进营养。万勿操之过急,否则,易使患者出现上腹饱胀感而终止进食。

  2、中度厌食症

  现体重是标准体重的65%~80%。全天热量计算方法,根据年龄、身高、工作强度和饮食习惯等计算热量需要量,在此基础上,增加250~500千卡。

  3、严重营养不良

  现体重是标准体重的65%以下,一般状况差,食欲极差。经口进食和营养制剂十分困难。应管饲营养液或匀浆膳。病情严重者,可应用要素膳。

  全天热量供给应在标准体重的基础上,增加400~600千卡。实际应用时,经口很难摄入充足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因胃肠功能和胰腺功能减退,经口进食,极易发生腹泻和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应采用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供给量应是经口营养量的1/2。密切观察电解质、血液生化变化和肝肾功能,3~4 天 调整一次。当一般情况改善,食欲增强时,可经口进少量液体食物,逐渐过渡到经口营养治疗。当体重达到标准体重的80%时,应完全经口营养。在治疗期间,要加强心理治疗和合理营养的训练,学会保持标准体重的正确方法。[3]

  心理治疗

  首先要取得患者的合作,了解其发病诱因,给予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并使其愿意接受躯体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调整环境,住院隔离可较好地阻断恶性循环。神经厌食症的患者多不愿接受治疗。因此,医务人员要耐心而热情地对待这种病人,把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告诉病人,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鼓励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心理治疗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

  食疗治疗

  1.山药鹌鹑

  [原料]山药20克,党参20克,鹌鹑(去毛与内脏)1只,盐1克。

  [制作]将鹌鹑洗净,切块,放沙锅中加山药、党参、精盐,大火烧开,改小火炖30分钟,肉佐餐食之。

  [功效]健脾养胃,适用于体倦乏力,神经性厌食症等症。

  2.山药鱼片汤

  [原料]鱼肉250克,海带丝50克,豆腐100克,调料适量。

  [制作]将鱼肉切片,山药剁碎,在锅内加水,放入海带丝和山药末,煮开后再放豆腐块和鱼片,加盐,煮熟后放葱花、胡桃粉即可食用。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胃,滋补强壮。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厌食等症。

  3.山楂麦芽馀

  [原料]生山楂25克,炒麦芽15克。

  [制作]将生山楂去核,切片,与炒麦芽同用开水沏泡,渴饮。

  [服法]代茶饮。

  [功效]健胃,导涑肖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宿食停滞,神经性厌食等症。

  4.山金胡萝卜汤

  [原料]山药30克,内金10克,新鲜胡萝卜200克,红糖20克。

  [制作]胡萝卜洗净切片,放锅内与山药、内金同煮30分钟,加红糖即可。

  [服法]饮汤食胡萝卜、山药、内金。

  [功效]补中健胃,帮助消食。适宜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纳食少等症候的调补。

  以上食疗方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以上。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神经性厌食症概述
2神经性厌食症内容
3神经性厌食症病因
4神经性厌食症症状
5神经性厌食症临床表现
6神经性厌食症检查诊断
7神经性厌食症鉴别诊断
8神经性厌食症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