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痱为中医病证,是一种以中风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简称为痱,临床指中风后出现偏瘫。四肢废而不用,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论曰气血虚甚。风邪乘之。内外不得通泄。风痱之状。身体不痛。四肢不收。神用也治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人。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505_75867.shtml
风痱指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主要病因主要如下:
(1)家庭史:父母亲或祖父、祖母患有中风偏瘫的,易患风痱,因为其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简称动脉硬化,动脉管壁不平,血管弯曲变细,血液流通受阻或随时有粥样斑块脱落,堵塞在脑血管为脑血栓或脑栓塞。
(3)高血压:大量临床观察资料认为,无论是脑血栓,还是脑出血,高血压都是风痱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86%的脑血栓患者有高血压史,93%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史。
(4)高血脂:血脂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血脂含量超过正常值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导致动脉内壁脂质沉着,可引起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高脂血症是发生风痱的主要原因。
(5)糖尿病:糖尿病发生风痱比非糖尿病高2-3倍,糖尿病患者不但风痱发生率高,而且死亡率也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所致的脑血管病,以脑血栓形成为多见,脑出血较少。
(6)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均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栓子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脑栓塞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复发。
(7)高血液粘度:老年人,平时均具有高凝和血液粘度增高倾向,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度高而粘稠,血流缓慢,再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则易发生风痱。
(8)中毒、外伤、电击伤、脑瘤及脑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9)吸烟、饮酒:资料表明烟瘾大,吸烟时间长,量大者,其风痱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多2.5倍。饮酒无度或经常饮用含酒精浓度高的烈性酒,尤其是空腹饮酒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还发现酒瘾大、酒量大的人与一般人相比易发生风痱的机会多3倍。
(10)性格:椐统计,性格急躁、个性强、过分自负、固执、好争辩、容易冲动、紧张等,风痱发病率比其他人高9倍;个性怪僻、情绪低沉、固执刻板,抑郁的内向性格的人,情绪冲动很脆弱,稍有不适则伤心流泪,受不了一些并不严重的刺激,这种性格的人也容易了患风痱。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505_75867.shtml
风痱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具有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等病史,应与下列症状相鉴别:
1.口僻:虽有口眼喎斜,面部麻木等症状,但无中风病史,亦无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2.肌痿:无中风病史,亦无口眼喎斜、语言不利等症状。
中医辩证依据:
1.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或口眼㖞斜,头痛眩晕,胸脘痞闷,咳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语言謇涩,苔白腻,脉弦滑。祛风化痰。
2.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语言謇涩,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淡有瘀点,脉细涩。益气行瘀。
3.肾精亏虚证:音喑失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肢体软弱,半身不遂,舌淡,脉弱。补肾益精。
4.肝肾亏虚证:语言謇涩,肢体瘫痪,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肉削肤燥,舌淡,脉细弱。补益精血。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505_75867.shtml
一、体征检查:
1.风痱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具有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等病史。
2.经过中风急性期的救治,神志清醒后,遗留有语言謇涩不利,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或双手笨拙,动作失灵,站立不稳,步履不正,躯体晃动,手足振颤,思维迟钝,健忘,可有偏盲、复视,智力减退,或神志恍惚,或昏糊等症状。
3.病理反射可呈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中风后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一般较高,80%患者在发病6h后,由于血液可自脑实质破入到脑室或蛛网膜下隙而呈血性脑脊液。所以脑脊液多数呈血性或黄色,少数脑脊液清亮,因此,腰穿脑脊液清亮时,不能完全排除风痱的可能。术前应给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有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的可能时,应禁忌做腰穿。
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脑疝、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三、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临床疑诊风痱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l周后血肿周围可见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变为低密度或囊性变。
2.MRI检查。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中风,区别陈旧性中风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并可根据血肿信号的动态变化(受血肿内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判断出血时间。
3.心电图检查。风痱患者因为脑-心综合征或心脏本身可能有疾病,而出现心脏功能和血管功能的改变:①传导阻滞:如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③缺血性改变:S-T段延长、下降,T波改变。④假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等。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505_75867.shtml
中西医结合治疗:
1.风痱病人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多长期卧病床榻,应注意护理,加强营养,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治褥疮。
2.积极防治引起中风的原发病,防止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的再次发生。
3.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失语可针刺哑门、上廉泉、臀风等穴。偏瘫可针刺夹脊、肩三针、曲池、内关、合谷、腕骨、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等穴。:
(2)耳针疗法:取皮质下、脑点、心、肝、肾、神门及瘫痪相应部位,3~5穴/次,中等刺激,15~20分钟/次。
(3)头针疗法:取对侧运动区为主。
(4)穴位注射疗法: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按病状取穴,进行穴位注射。
4.配合按摩、气功、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
5.可用大活络丸、灯笺花草素片等口服,亦可用水蛭粉,2~3g/次,2次/日,口服。
风痱预防措施:
1.风痱病人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多长期卧病床榻,应注意护理,加强营养,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治褥疮。
2.积极防治引起中风的原发病,防止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的再次发生。
来源地址:http://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505_75867.s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