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川崎病

川崎病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mucocutaneous lymph no
  • 其他名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5岁以下男婴幼儿
  • 医保:
  • 病因:免疫失调所致
  • 症状: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1川崎病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川崎病简介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优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2川崎病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川崎病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据以往数次小流行中,曾有家庭发病情况,临床上又有许多表现酷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体存在。男婴发病较多,日本发病率高,至今未找到直接致病病原体,感染的说法不能完全确立。在所有病原菌中最受关注的是链球菌,但至今从未由患儿体内分离到链球菌。也有人提到一种在禽兽间致病的耶尔森(Yersinia)菌中的假结核型株感染似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相关,但也无法找到确实的证据。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3川崎病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川崎病临床表现

  临床常以高热(39℃以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上,一般为一、二周,有的热退一、二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三、四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状体炎。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充血,但无溃疡。

  此外,部分病例早期有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非化脓性,数日后消退,有时肿胀波及颌下,甚至有误诊为腮腺炎,淋巴结肿仅限于颈部前三角,不痛,波及其他部位很少。病程第二周部分患儿手、足部脱皮,为从甲床移行处开始,部分可先表现为肛周脱屑。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4川崎病检查编辑本段

检查

川崎病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等等,同时注意是否伴有肝肾功能损害和D-二聚体的升高。

  2.辅助检查

  尤其要注意心超和心电图的表现,提示是否存在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和心肌损害。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5川崎病诊断编辑本段

诊断

川崎病诊断

  诊断可以从以下要点进行参考:

  1.发热5天以上,如有其他征象,5天之内已可确诊。

  2.具有下列中的四条:

  (1)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2)口腔及咽部黏膜有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

  (3)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

  (4)出疹主要在躯干部,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样。

  (5)颈淋巴结肿,直径超过1.5cm。

  3.无其他病种可解释上列表现。如有发热只伴有其他三条,但见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6川崎病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川崎病鉴别诊断

  1.特异性炎症疾病(感染性)

  耶尔森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暴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肺炎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麻疹、流感、EBV、HIV),白色念珠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2.非特异性炎症疾病

  Stills病,Stevons-Johnson综合征,药物过敏,疫苗接种后,烧伤后。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7川崎病并发症编辑本段

并发症

川崎病并发症

  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休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其中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高,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8川崎病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川崎病治疗

  急性期治疗包括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口服、激素等。

  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

  可降低冠状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率。用法为单剂量静脉滴注,10~12小时输入。建议用药时间为发病后5~10天。5天以内用药发生无反应性几率更高,10天后冠脉瘤发生率增加。用药后,发热和其他炎症反应表现均于1~2天内迅速恢复。

  2.阿司匹林口服

  分3~4次,连续14天,以后减量顿服,或热退后3天减为小剂量口服。

  3.糖皮质激素

  仅用于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无反应性患儿的二线治疗。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9川崎病预后编辑本段

预后

川崎病预后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但5%~9%的川崎病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闭塞、心肌梗死或心肌炎而死亡。目前死亡率下降至1%以下,约2%左右出现复发。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川崎病””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川崎病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0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川崎病简介
2川崎病病因
3川崎病临床表现
4川崎病检查
5川崎病诊断
6川崎病鉴别诊断
7川崎病并发症
8川崎病治疗
9川崎病预后
友情链接: 治疗儿童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儿童白癜风哪家好 治疗儿童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治疗儿童白癜风多少钱 治疗儿童白癜风正规医院 治疗儿童白癜风医院排名 治疗儿童白癜风医院地址 治疗儿童白癜风医院地址电话 治疗儿童白癜风医院电话 川崎病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