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CTD
  • 其他名称: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医保:
  • 病因:结缔组织受累
  • 症状:脊柱后侧凸,胸部畸形

1结缔组织病分类编辑本段

分类

结缔组织病分类

  风湿病学发展后,有人又将结缔组织病概括于风湿病中。虽然这组疾病不太多见,但病情常较严重,有的可影响生命。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遏制剂疗效较好,可缓解病情,但不能治疗。

  结缔组织病包括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氏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美国风湿学会1982年修订的风湿病分类中,结缔组织病还可包括变应性血管炎、贝赫切特氏病、结节性非化脓性发热性脂膜炎等。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点,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 、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变化多,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但又各具有特征性的表现。

  广义的结缔组织病还包括一组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即由于先天性的缺陷使结缔组织中某种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或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或降解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

2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编辑本段

诊断标准

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临床常用Sharp标准:

  1.主要标准

  ①重度肌炎;②肺部受累(二氧化碳弥散功能小于70%、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示增殖性血管损伤);③雷诺现象/食管蠕动功能降低;④关节肿胀、压痛或手指硬化;⑤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和(或)ENA抗体阳性。

  2.次要标准

  ①脱发;②白细胞计数减少;③贫血;④胸膜炎;⑤心包炎;⑥关节炎;⑦三叉神经病变;⑧颊部红斑;⑨血小板减少;⑩轻度肌炎。

  3.确诊

  ①4个主要标准;②血清学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需除外感染性或肿瘤性疾病

  4.可能诊断

  ①临床上3个主要标准或2个主要标准及2个次要标准;②血清学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

3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查编辑本段

实验室检查

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查

  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是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某些肿瘤及副肿瘤综合征等在内的许多疾病的特征。其中一些自身抗体是疾病的特异性标记物,它们的抗原如核小体、核仁、小核核糖核蛋白(snRNPs)、着丝点抗原、线粒体和异质核糖核蛋白(hn-RNP)等细胞内大分子复合物或颗粒。B细胞过度活跃,T细胞功能异常和HLA易感性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常为阳性,滴度常增高,血沉常增快,部分患者有弥漫的高丙球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血清补体有轻度到中度减少。有活动性肌炎时血清肌酸激酶和醛缩酶通常增高。部分患者有中度贫血与白细胞计数减少。有临床意义的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与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可查到血尿、管型和蛋白。

4结缔组织病致密结缔组织编辑本段

致密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病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ctive tissue)的组成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致密结缔组织中的纤维成分特别多,而且排列紧密,细胞和基质成分很少。除弹性组织外,绝大多数的致密结缔组织中以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为主要成分,其中含少量纤维细胞、小血管和淋巴管。按纤维的性质和排列方式不同,可将致密结缔组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分布于真皮的网状层、巩膜

  、大多数器官的被膜等处。以胶原纤维为主,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互相交织成致密的网或层。纤维的走行方向与承受机械力学作用的方向相适应。纤维束间有少量基质和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小血管及神经束等。

  2.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肌胆为其典型代表。胶原纤维束平行而紧密排列,束间有沿其长轴成行排列的细胞,称腱细胞,它是一种变形的成纤维细胞,胞体伸出许多翼状突起,插入纤维束间并将其包裹。细胞的横切面呈星形,核 位于细胞的中央。

  3.弹性组织(elastic tissue)是富于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如项韧带、黄韧带、声带等。由粗大的弹性纤维平行排列成柬,并以细小的分支连接成网,其间有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体内有很多部位的结缔组织是疏松与致密结缔组织之间的过渡形态,其结构特点是:由较细密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交织成网,其中含有较多的细胞成分、小血管和神经等。如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即属于此种,常称其为细密的结缔组织。

5结缔组织病一般特点编辑本段

一般特点

结缔组织病一般特点

  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散而无极性。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基质是无定形的胶体样物质,纤维为细丝状,包埋在基质中。

  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如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等。在机体内,结缔组织主要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6结缔组织病原因编辑本段

原因

结缔组织病原因

  根据多种免疫学检测异常,认为本病系自身免疫病,患者有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和T遏制性淋巴细胞功能减低。Palaeios(1981)等发现患者T细胞免疫调节异常,与SLE中不同,MCTD患者循环Tar细胞数正常或增高,但对T淋巴细胞反馈遏制受损,此功能异常不能以血清胸腺因子纠正,或认为患者的T 遏制性淋巴细胞对T辅助性淋巴细胞的遏制功能受损,或由于U1RNP抗体通过Fc受体能穿透单个核细胞,使T遏制性细胞也存在缺陷。患者的单核吞噬系统清除免疫复合物Fc受体的功能正常。

  由于本病抗dsDNA抗体少或阴性而抗nRNP抗体增高,有人认为病毒等感染,产生细胞损伤和ENA因具有可溶特性,较DNA容易进入血流,促使抗体产生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然后沉着于各种组织和脏器,产生相关的症状。

  至于MCTD中肾脏发病率少,Morris和Hamberger等经动物实验证明ENA可遏制DNA和抗DNA抗体的免疫复合物的合成,从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但近来亦有研究认为肾脏累及可高达25%,提示RNP免疫复合物无保护作用。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7结缔组织病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结缔组织病病因

  (一)免疫学研究 鉴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肌肉活检标本示微小血管内有IgG、IgM和C3以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6- C9沉积,沉着的程度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Arahata和Engel证实在DM的炎症性病灶中有B细胞的显著增多,提示局部体液效应的增强。但亦有学者认为这些抗体的沉积是肌肉损伤的后果而非其原因。亦有学者发现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加入横纹肌抗原后其转化率以及巨噬细胞移动遏制试验对照组为高,且与其活动度呈正相关。经用糖皮质激素减低。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组织培养对肌母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其损伤作用可能是释放淋巴毒素或直接粘附和侵入肌纤维。

  有人认本病与SLE和硬皮病等有许多共同的临床和免疫学异常,如部分病例可找到LE细胞、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用荧光抗体技术在表皮基底膜、血管壁可见免疫球蛋白沉积,且血清中发现有抗多发性肌炎抗原-1(简称抗PM-1)和抗肌凝蛋白抗体,故提出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又如在伴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切除可使本病症状缓解,用患者肿瘤提出液做皮内试验呈现阳性反应,且被动转移试验亦为阳性。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对肿瘤的抗体。这些恶性肿瘤作为机体自身抗原而引起抗体的产生。又肿瘤组织可与体内正常的肌纤维、腱鞘、血管、结缔组织间发生交叉抗原性,因而能与产生的抗体发生交叉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这些组织的病变,从而作为本病自身免疫患学说的依据。

  (二)感觉学说 近年来有学者将患者的肌肉和皮损作电镜观察,发现肌细胞核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浆和核膜内有类似粘病毒或副粘病毒的颗粒,近报告从11岁女孩病变肌肉中分离出柯萨奇(Coxackie)A9病毒,故提出感染学说。然而在动物实验中至今未能在注射患者的肌肉、血浆而导致肌肉炎症,从患者血液中不能测出抗病毒的抗体。

  在小儿皮肌炎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抗链球菌“O”值增高,以抗生素合并皮质固醇治疗可获良效,提出感染变态反应学说。

  (三)血管病变学说 血管病变特别在儿童型DM曾被描述。任何弥漫性血管病变可以产生横纹肌的缺血,从而引起单个纤维的坏死和肌肉的梗死区。在DM/PM特别儿童患者中有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的证据,且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肌肉内血管中,以及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减少特别在肌束周区。

8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

  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点,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病情复杂,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但又各具有特征性的表现。

本段由"lizhifei217"编辑

9结缔组织病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结缔组织病治疗

  一般以对症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为主。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应注意个体化的原则,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段由"lizhifei217"编辑

““结缔组织病””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2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结缔组织病分类
2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
3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查
4结缔组织病致密结缔组织
5结缔组织病一般特点
6结缔组织病原因
7结缔组织病病因
8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
9结缔组织病治疗
友情链接: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好吗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皮肤科医生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是三甲医院吗 德胜门中医院怎么样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怎么样 北京德胜门中医医院 德胜门中医院皮肤 德胜门中医医院皮肤科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是正规的医院吗 结缔组织病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