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

目录

1概述
2病因
3诊断
4鉴别
5预防
6概述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概述

概述

指甲变形变软是患了甲癣的临床表现。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2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病因

指甲变白变薄变软,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指甲变形是患了甲癣。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3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诊断

 观察指甲,发现其变软了,甚至变形了。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4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鉴别

  鉴别诊断:1.杵状膨大:指甲显着地向上拱起,而且围绕手指变曲。指甲杵状膨大可能表示患有气肿、结核病、心脏血管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肝硬化。

  2.蓝新月:指甲根部的新月形白痕若有一层蓝晕,表示可能有下列病症中的任何一种:血液循环受阻、心脏病、雷诺氏征状、手指和脚趾的血管痉挛,通常是由于曾受冷冻所致。但有时也与类风湿关节炎或自身免疫的疾病红斑狼疮有关。

  3.匙状甲:指甲中间下陷,整片指甲变成平坦或匙状。这种指甲与铁质不足性贫血病、梅毒、甲状腺障碍,风湿热等有关。

  4.林赛氏指甲:指甲近甲尖的一半呈粉红色或褐色,近甲状表现的一半呈白色,这种指甲又名两截甲,可能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迹象。

  诊断: 观察指甲,发现其变软了,甚至变形了。


5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预防

  预防:灰指甲学名称为甲癣,是由皮肤真菌侵犯指(趾)甲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多表现为指(趾)甲变色、增厚、污秽物堆积或甲板破坏、缺失。

  (1)手术拔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由于“治标不治本”,一般不太理想,容易重新感染复发。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单纯服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等,有一定疗效,且方便。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而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慢,吸收代谢又很快,所以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另外,口服药均有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故不宜作为灰指甲的常规治疗药物。

  (3)外用疗法:一般宜选外用疗法治疗灰指甲,根据药剂不同,主要有浸泡、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治疗时需配合去除病甲,故一般没有内服法方便,但却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只要药剂选用得当,效果较理想。用纯中药药浴疗法(外用)治疗灰指甲(手、足癣)主要成份包括:土茯苓、苦参、白藓皮、僵蚕、全虫、蜈蚣、白花蛇等中草药,采用大剂量、大浓度,每次洗、泡二十分钟以上。采取手足局部整体浸泡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需浸泡整个甲板),以达到使药物强力渗透至甲板深部及皮肤角质层,彻底杀灭寄生在甲板角质内以及周围皮肤角质层内所有的真菌,使灰指(趾)甲得到整体治疗而治疗,杜绝复发的产生。患有灰指甲的患者在用药十五天到二十天可在指根部长出新甲,持续用药待新甲全部长出,病甲全部剪掉,病患消除得到治疗, 治疗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6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概述

概述

    指(趾)甲横断多因个人生理压力或局部伤害造成指甲生长停止,且血液与循环的供给不足,指甲就会变得特别脆弱易断。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概述
2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病因
3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诊断
4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鉴别
5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预防
6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概述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