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癣,又称掌黑癣或掌黑色角质真菌病,是一种由接触传染,好发于掌跖部和头部的浅部真菌病。黑癣由一组毛癣菌属的真菌引起,占头癣患者7%左右。发于头皮上的出现小点状炎症很轻的鳞屑性斑片,间或呈黑色小点,有时亦可表现为带白色套状屑的高位断发,慢性病程。
黑癣是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引起。儿童、成人都可发病。 在三种头癣中黑癣发病率最低。初起时为头皮小点状鳞屑斑片,酷似白癣,常散在分布而易被忽视,病发无明显菌鞘,而且紧靠皮面断发,呈黑色小点,故名黑癣。其病程长,进展慢,可至成年不愈,易于同白癣鉴别。白癣和黑癣均可伴发脓癣,表现为局部化脓、肿胀、隆起于皮肤、破溃,愈后形成疤痕。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年 第6期
黑癣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传染。比如理发、家庭及集体儿童单位中互戴帽子、互用头巾或梳子等均为传染途径,有些儿童则因接触患癣病的猫、狗而感染。黑癣致病真菌有两型,即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见于南北美洲及澳大利亚。另一型为蔓逊分枝孢子菌,见于亚洲及非洲。黑癣的发病机制,浅部真菌在掌跖部侵入皮肤。初发损害为黑色或棕色斑,类似皮肤涂布硝酸银或墨汁后留下的色素沉着,表面不高起,一般无鳞屑,有时可有鳞屑或轻度角化,境界明显,缺乏自觉症状。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 第11期
黑癣的诊断鉴别,根据临床即可诊断,但有时易与恶性黑色素瘤、掌部交界痣、Addison病的色素沉着、梅毒等炎症后的色素沉着症以及化学药物、染料着色后的染色等相混淆。一般只要查菌(10%~20%氢氧化钾直接涂片)找到棕色或深绿色、许多分支、分隔菌丝和出芽孢子,尤其是菌丝末端部分常呈透明色即可确诊。临床上发于头部的黑癣要注意与头部脓皮病、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鉴别。如将病发用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 第5期
发于头部的黑癣真菌直接镜检黑癣为发内成串排列的链状孢子,孢子较大。真菌培养可帮助确定致病菌种。伍德氏灯检查黑癣无荧光。发于掌部的黑癣有皮肤真菌镜检、组织切片检查、真菌培养等检查方法。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棕色分支(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或不分支(蔓逊分枝孢子菌)分隔菌丝,芽孢呈圆形或椭圆形,培养可生长不同的分枝孢子菌。
组织病理:活组织切片检查,可见在皮肤角质层有淡褐色分隔菌丝,菌丝粗短,或弯或直,有时菌丝末端有孢子。
真菌培养:取材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室温下,蔓逊分枝孢子菌生长快,2~4天菌落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绒毛状菌丝,边缘整齐,背面黑色。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生长较慢,5~6天开始生长,为黑色发亮的酵母样菌落,2~3周菌落中央隆起,有皱褶,表面有灰色气生菌丝,边缘仍有一圈酵母样菌落生长,菌落较大。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年 第5期
发于头部的黑癣治疗可采用灰黄霉素10-20mg/kg一天,连服10-15天。每天洗头,局部用2%的碘酊,连续治疗3-4周。发于掌部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或40%水杨酸软膏,或2%赛苯达唑(赛苯咪唑)加于90%二甲基亚砜(DMSO),外用每天1次,连用2周,效果较好。对黑色色沉试用锐器刮除,可暂时收效。中药可试用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用适量黑醋浸泡3~5天,滤过去渣,外用涂擦或浸泡,每天1~2次。灰黄霉素对本病无效。有报道伊曲康唑治疗本病有效。
黑癣的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原有的手、足癣、股癣、甲癣、头癣等进行积极的治疗,要尽量避免和其他患者,包括有癣病的动物如猫、狗等密切接触。要避免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浴盆、毛巾等,并对该类公共用具作定期的清洗消毒,尤其是托儿机构、集体生活的人员更应注意。
来源资料:《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 第5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