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钠排出量极低是低钠血症的显著临床表现。血钠正常值为 142 mmol/L(135-145 mmol/L),血钠低于 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钠4.1~5.3g。如果尿Na+<34.19mmol/L或缺如,示体内缺Na+。低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体液的丢失往往是水分伴有一定的溶质(电解质)一起丢失。故钠与水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 第12期
尿钠排出量极低要注意体液的丢失往往是水分伴有一定的溶质(电解质)一起丢失,如腹泻可致大量消化液丢失,消化液基本上是等渗的,等渗液丢失虽然不会直接造成低渗性或低钠血症,但血容量降低后可引起口渴,饮入或输注低渗液体后,就会产生低渗或低钠血症。首先引起的是细胞外液低渗,低渗时机体的主要反应是水利尿,以排出过多的水分,水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来完成,其机制为:
①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使垂体后叶的ADH释放减少。
②有足够的液体经肾小球滤出并到达肾小管的稀释段,即髓拌的升支和远曲小管。
③肾小管稀释段的功能正常,通过醛固酮的作用保证对钠的重吸收,由于ADH减少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降低,使水分的回吸收减少。结果保证了大量水分的排出。肾脏的排水能力每天可达15-20L。肾脏对水、钠的调节至关重要,如果任何原因造成尿稀释障碍,如 ADH释放异常增多,肾小球滤过减少,肾稀释功能发生障碍,将造成水在体内储留。另一方面,细胞外液低渗还必将导致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液体的交换,并维持新的平衡。由于肾脏对水。盐代谢的调节和动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细胞外液严重低渗或水储留的速度过快,将造成细胞外液的水分大量转移到细胞内,发生细胞内水肿(水中毒)。
尿钠排出量极低的病因有很多种,不考虑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从低钠血症出发,失钠症包括失钠性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低血钠性钠总量增高、无症状性低钠血症、假性低钠血症、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等。
来源资料:《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 第2期
鉴别尿钠排出量极低要注意区分尿中有较多尿卟啉、尿中雌激素增高、 尿中持续性排钠、尿中组织胺排泄增加等疾病的症状:
尿中有较多尿卟啉:是由于卟啉病引起的。卟啉病(porphyria)是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的疾病,以尿中和粪中卟啉和卟啉前体排泄增多为特点。卟啉病为先天性疾病,主要由于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各种酶缺乏所引起,有家族发病史。
尿中雌激素增高:尿中雌激素测定:尿中雌激素主要有三种,即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雌激素在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月经周期中的前7天,雌激素水平很低,以后随卵泡的发育而上升,至第13天达高峰,称排卵高峰。以后突然下降,随之又逐渐上升,至第21天又达高峰,称黄体高峰。以后下降至月经来潮。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之下。子宫性闭经雌激素水平多属正常,但卵巢功能缺陷或先天性卵巢未发育而致闭经,其雌激素水平低,但无周期性变化,垂体性或丘脑下部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一般较低。
尿中持续性排钠:属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指当血浆渗透浓度、血钠正常或低下时,抗利尿激素仍然持续分泌,导致自由水清除率降低、水潴留、低钠血症,低渗透压血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SIADH患儿除原发病表现外,与低血钠的程度相平行,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上时临床可无症状,当血钠降至120mmol/L以下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当尿钠含量高,血钠低于110mmol/L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甚至惊厥,昏迷直至死亡,当血钠低于95~109mmol/L,持续3天即可引起不可逆脑损伤。
尿中组织胺排泄增加:组织胺(Histamine)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化学式是C5H9N3,分子量是111。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胃酸分泌等,也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会造成想睡觉等效果。服用H1受体拮抗剂(即抗组胺药)后的代谢产物在几个到几十个小时间,绝大多数以原形药物经肾脏排泄,尿中排泄量占了很一大部分。所以导致尿中组织胺排泄增加。
来源资料:《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 第7期
检查尿中组织胺排泄增加时要注意检查血浆渗透压、糖化血红蛋白组分、糖化血清蛋白方面:
血浆渗透压(POP):血浆渗透压(POP)是指每千克水中所含的分子数(毫克),临床上以mOsm/(kg? H2O)或mmol/L为单位来表示,主要与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有关。
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糖化血红蛋白(GHb)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无,在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些糖化因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寿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
来源资料:《中国公共卫生》 2003年 第5期
尿钠排出量极低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限制水的摄入和利尿以排除自由水,症状轻者只要适当限制水摄入量。心、肝、肾病人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患者总体钠不减少,往往是过多,其总体水也过多,常有水肿、胸腔积液或腹水,但总体水大于总体钠。这类病人治疗比较困难。纠正低钠血症给予钠盐可加重水肿;纠正总体水过多用利尿药则可加重低钠血症,而过分限水病人不易接受。原则上每天摄入水量应少于每天尿量和不显性失水量之和。
预防尿钠排出量极低主要是饮食中增加钠盐含量可有效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宜吃流质性食物,多吃温性食物,宜吃碱性食物。忌食寒凉性食物、忌吃含纤维的食物、忌食肥腻、坚硬类食物。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