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骨产道异常

骨产道异常

  • 别名:骨盆狭窄
  • 患病部位:骨,盆骨
  • 所属科室:妇产科、外科,产科、骨外科
  • 细分症状:先天性骨产道异常、后天性骨产道异常
  • 相关疾病:骨折、难产、骨盆骨折、骨产道异常性难产、发育性骨盆异常
  • 相关检查:腹部检查、B型检查、骨盆内测量、骨盆外测量、骨盆测量、骨盆倾斜试验
  • 相关药品:止血镇痛胶囊、复方骨肽注射液、接骨续筋片、伤科接骨片
  • 相关症状:胎位不正、头盆不称、漏斗骨盆、狭窄骨盆、髋外侧肿胀压痛

1骨产道异常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骨产道异常即指骨盆狭窄,骨盆是产道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大小和形状与分娩的难易有直接关系。骨盆结构形态异常,或径线较正常为短,称为骨盆狭窄。临床上常分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骨盆三个平面狭窄、畸形骨盆等四种类型,盆腔(中段)及骨盆出口狭窄较少见。产道正常而胎儿过大,因相对头盆不称而引起的难产,其临床表现及处理与骨盆狭窄相同。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treatment/Disease/Buttocks-disease/2006-07-24-222465.shtml

2骨产道异常症状起因

  骨产道异常的发病原因:

  1、发育因素:种族、遗传、营养等因素都是影响骨盆发育的主要因素。如果骨盆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影响,其形态、大小也不同。不少准妈妈就是由于发育因素引起骨盆径线过小,在分娩时,胎儿头部难以经过产道。

  2、维生素D缺乏引起盆骨疾病:由于准妈妈在儿童期维生素D吸收不足或长期不晒太阳引起。体内维生素D元素不足,准妈妈的体重压力及肌肉韧带对骨盆产生机械牵拉作用,部分准妈妈还伴随骨盆骨骼发育病理改变,继而出现骨盆狭窄、骨产道异常。

  3、骨软化因素:骨软化即成人的佝偻病,这主要是因为在准妈妈成年后,骨骺已闭合,体内缺少维生素,影响到骨盆发育。这也是准妈妈在妊娠期要补钙的一个原因。

  4、骨盆骨折因素:如果准妈妈在怀孕前出过车祸或跌伤等情况,骨盆受到破坏,引起骨产道异常。

  5、骨盆肿瘤因素:主要有骨盆软骨瘤、骨瘤、软骨肉瘤等,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uipsiiauaazwocex3r3oxv6a_3.html

3骨产道异常症状诊断/鉴别

  骨产道异常的诊断方法:

  1、入口狭窄:如骶耻外径<18cm,应行阴道检查,了解骶骨岬突出程度,测对角径如<11.5cm,即可诊断骨盆入口狭窄。入口狭窄可分为3级:骶耻外径<17.5cm为轻度狭窄;骶耻外径<16.5cm为重度狭窄;骶耻外径<16cm为一定狭窄。

  2、中骨盆狭窄:阴道检查骶骨前面的弯曲度、骨盆侧壁内聚程度、坐骨棘突出程度、坐骨切迹宽度。如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小于2横指、骶骨平直、可诊断中骨盆狭窄。

  3、出口狭窄:主要测坐骨结节间径和后矢状径。如果坐骨结节间径<8cm,出口后矢状径<7cm,坐骨结节间径与后矢状径之和<15cm,耻骨弓角度<90°,尾骨前钩且骶尾关节固定,可诊断骨盆出口狭窄。

  4、倾斜骨盆:除观察米氏菱形区是否对称外,还应测量两侧外斜径及两侧直径是否等长。外斜径是从一侧格前上棘至对侧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同侧直径是髂前上棘至同侧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如两侧外斜径值相差1cm以上,均视为异常。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svucpsipprsiax6zauszi3ex_1.html

4骨产道异常症状检查

  骨产道异常的检查方法:

  1、一般检查:注意一般发育情况。身材矮小、胎位异常、初产妇临产前胎头未入盆及(或)有悬垂腹者,都表明骨盆可能狭窄。跛行者,骨盆可能倾斜。

  2、骨盆测量:骶耻外径<17cm,应怀疑为扁平骨盆;各径小于正常值1.5cm以上者为均小骨盆;坐骨结节间径在7cm以下者,多同时存在中段狭窄,应进一步骨盆内测量。

  (1)测量“对角径”:以食、中指伸入阴道,测量骶岬与耻骨联合下缘间的距离,检查时应同时了解骶骨弯度、坐骨棘的突出程度及耻骨弓的宽度等,骶骨较直或坐骨棘突入盆腔较显著,都说明有骨盆中段狭窄的可能。

  (2)X线骨盆测量:摄骨盆前后位及侧位片各一张,可更准确地测量骨盆各平面径线,并可观察骨盆形状、胎方位及头盆间关系等。目前已很少采用此法。

  3、头盆关系检查(跨耻征):产妇平卧,检查胎头与耻骨联合间的关系。头低于耻骨联合水平者,称跨耻征(一),表明无头盆不称;两者在同一水平线,为跨耻征可疑,可能有轻度头盆不称;头高于耻骨联合水平者,为跨耻征阳性,说明有明显头盆不称。

  4、其他:超声检查可测量儿头双顶径及估计胎儿大小。阴道超声可作骨盆内径测量,可取代X线摄片。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treatment/Disease/Buttocks-disease/2006-07-24-222465.shtml

5骨产道异常治疗/预防

  骨产道异常的处理方法:

  一、骨盆入口狭窄

  视入口前后径的狭窄程度和胎儿的大小而定。

  1、选择性剖宫产:在临产前或在分娩发动时剖宫取胎,适用于下列情况:

  (1)骨盆显著狭窄、入口前后径<9cm者,足月胎儿一般不能从阴道娩出,前后径<6.5cm时,虽碎胎也不能娩出,必须剖宫;

  (2)轻度狭窄,同时具有下列情况者:胎儿大、胎位异常、高龄初产妇、重度妊高征及胎儿珍贵患者:

  (3)屡有难产史且无一存活者。

  2、试产:骶耻外径在17cm左右,或入口前后径不小于9cm及胎儿不过大者,可试从阴道分娩。试产时应密切观察宫缩、胎心音及胎头下降情况,并注意产妇的营养和休息。如宫渐开大,儿头渐下降入盆,即为试产成功,多能自产,必要时可用负压吸引或产钳助产。若宫缩良好,经6~8小时(视头盆不称的程度而定)胎头仍不下降、宫口扩张迟缓或停止扩张者,表明试产失败,应及时剖宫。若试产时出现子宫破裂先兆或胎心音有改变,应从速剖宫,并发宫缩乏力、胎膜早破及持续性枕后位者,也以剖宫为宜。如胎儿已死,则以穿颅为宜。

  二、骨盆中段狭窄

  有高度狭窄者宜剖宫。头已伸入盆腔者多能自然娩出。遇深横阻滞或枕后位娩出有困难时,需手术助产。

  三、骨盆出口狭窄

  出口横径<7cm时,应测后矢状径,即自出口横径的中心点至尾骨尖的距离。如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15cm,儿头可通过,大都须作较大的会阴切开,以免发生深度会阴撕裂。如二者之和<15cm,则胎头不能通过,需剖宫或穿颅。

  骨产道异常患者的预防措施:

  1、避免会阴切口发生感染: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用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

  2、护理有水肿的伤口要小心:有些产妇会由于第二产程较长而伤口水肿,使缝合线紧勒,可用95%的酒精纱布或者5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或湿敷,每天2次。另外,产妇躺卧时抬高些臀部,可以减轻局部水肿。

  3、饮食要恰当:术后一周内,产妇应该进食含纤维质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形成硬便而不利会阴切口愈合。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uipsiiauaazwocex3r3oxv6a_13.html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骨产道异常症状描述
2骨产道异常症状起因
3骨产道异常症状诊断/鉴别
4骨产道异常症状检查
5骨产道异常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