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少尿

少尿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急诊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急诊科
  • 细分症状: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肾后性少尿
  • 相关疾病:休克、肝肾综合征、重金属中毒、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肾功能检查
  • 相关药品:青霉素、磺胺药物、利福平、氨基糖、葡萄糖酸钙、胰岛素、呋塞米、依他尼酸、硝酸酯、双氢睾酮、高特灵
  • 相关症状:血容量不足、昏迷、心搏出量减少、腹痛、腰痛、谵妄、血压低、血糖低、颤抖、发冷

1少尿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临床上将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者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的症状为少尿,主要见于见于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妇产科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流行性 出血热的少尿期中少尿标准为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随着患者少尿或无尿时间的持续延长,体内将出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升高、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 中毒等表现,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生命。

  病理性尿量减少可见于因严重腹泻和剧烈呕吐,孩子发生脱水时;而更多见的原因是肾脏疾病,如尿道狭窄阻塞、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各种慢性肾脏病所 致肾功能衰竭期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如果出现无尿,则说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当发现尿量减少而又找不到原因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少尿

2少尿症状起因

  某些原因引起肾血流量急剧下降,使得肾脏严重灌注不足或肾脏本身疾患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下尿路梗阻可导致少尿无尿。临床上三个环节常互为因果关系,三个环节只要存在之一即可少尿。

  肾前性少尿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称肾前性少尿、无尿。包括血容量不足、休克、心搏出量减少、肝肾综合征等原因。

  肾性少尿如肾实质性损害,无论是原发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肌炎等。慢性肾衰竭晚期、急性肾衰竭少尿无尿期,表现少尿。肾间质性疾患:最常见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药物、利福平、氨基糖昔类抗生素等引起肾间质损害。重金属中毒等。肾供血减少引起少尿无尿。

  肾后性少尿常见于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少尿

3少尿症状诊断/鉴别

  少尿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做出病因诊断。

  1.病史询问要点包括:

  ①有无导致血容量不足的原因。

  ②有无严重的肝脏和心脏疾病。

  ③有无肾脏病史,慢性肾病应特别注意既往肾毒性药物用药史。

  ④有无尿路梗 阻史。

  ⑤少尿或无尿的发展过程及持续时间等。

  2.体格检查:

  重点应放在有无颜面水肿,心力衰竭体征及浆膜腔积液等体液潴留体征和腹部检查,包括膀胱尿潴留、包块、腹水、肾扪诊、雎痛、叩击痛等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直肠检查。系统检查主要是生命体征、循环状态和皮肤黏膜弹性等检查。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精确记录尿量,尿常规,血常规、血液及尿液生化等检测有 助于判定少尿或无尿的病因,并有利于对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判定。针对疑似病因的检查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如疑似肾实质性或肾后性少尿应选择B超或CT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

  中心静脉压测定对于判定血容量不足和心力衰竭引起的肾前性少尿有重要价值。相关疾病的检查如怀疑有糖尿病应进行血糖检测,怀疑溶血性疾病应进行免疫学检查,怀疑中毒应进行毒物分析,怀疑感染性疾病应进行病原学检查等。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wp3ix3c3oaoso3cwee6vo666_1.html

4少尿症状检查

  病史检查:着重询问失水、失血、药物过敏中毒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用尿困难史、糖尿病史等。注意尿量的询问。

  查体注意脱水情况:血压及末梢循环灌注情况,出血点、紫癫、皮疹等。下尿路梗阻着重检查前列腺,膀胱积尿量以及肾脏的触诊等。

  实验室检查:尿量应逐日记录,尿常规尿相对密度应反复多次检查,对诊断肾实质性损害和肾衰竭以及判断脱水有助。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对血容量判断有力,必要时锁骨下穿刺测中心静脉压对血容量的判断更可靠。血生化检查着重肾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的检查,怀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作DIC常规检查。

  器械检查:B超、CT、MRI检查对确定结石月瘤、前列腺肥大、肾盂积水及结核等帮助大。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少尿

5少尿治疗/预防

  少尿患者血内的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均增高,水及电解质失调和酸中毒。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液体过量或水不足、高血钾。收入ICU或透析室,监测生命体征和中心静脉压(CVP),评估血容量是否充足。

  如果血容量不足,应进行补液治疗。当血容量补足后(CVP>lOcml-I:O 时)。如果仍少尿或无尿,可给予呋塞米(速尿)或依他尼酸。如果血压仍持续较低,应开始应用缩 血管药物。如果血容量过多,应考虑紧急血液滤过或透析,并给予吸氧和呋塞米、硝酸酯类药物。

  少尿急救措施主要是为改善循环,原因救治,解除尿路梗阻。进一步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进一步处理酸中毒、低钠血症、高磷血症、营养不良、脓毒症等。 并积极治疗造成少尿的原发病。

  想要预防少尿复发应注意安静卧床,禁食刺激性食物。细心观察尿量,每次排尿时应量一下,并详细记录,提供桥师参考。及时送医院实行病因对症治疗。

  (1)少尿已引起明显水肿者,应严格限制水及钠盐的进入量。有时盐限制于0.5~1克/日。

  (2)少尿水肿较重时,应限制体力活动,因休息时,可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肾血流量,从而增加尿量。

  (3)忌吃生冷瓜果,戒烟酒,忌吃肥腻油炸硬固食物。

  (4)多吃清淡祛湿蔬菜,如冬瓜、萝卜等。

  (5)如伴有肾功能损害时,应减少蛋白质的进量。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wp3ix3c3oaoso3cwee6vo666_1.html

6少尿诊断

  1、病史 着重询问失水、失血、药物过敏中毒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用尿困难史、糖尿病史等。注意尿量的询问。

  2、查体 注意脱水情况,血压及末梢循环灌注情况,出血点、紫癫、皮疹等。下尿路梗阻着重检查前列腺,膀胱积尿量以及肾脏的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 尿量应逐日记录,尿常规尿相对密度应反复多次检查,对诊断肾实质性损害和肾衰竭以及判断脱水有助。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对血容量判断有力,必要时锁骨下穿刺测中心静脉压对血容量的判断更可靠。血生化检查着重肾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的检查,怀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作DIC常规检查。

  4、器械检查B超、CT、MRI检查对确定结石月瘤、前列腺肥大、肾盂积水及结核等帮助大。


7少尿鉴别

  1、脱水与急性肾衰竭的鉴别 脱水引起的少尿无尿,一般有脱水史,大出血或烧伤史,此时尿少相对密度高可达1.024以上甚至1.030以上,而急性肾衰竭时尿少相对密度低而固定,一般为1.010-1.012。补液试验,脱水引起的少尿,补液后尿量立刻增加;急性肾衰竭补液不能使尿量增加,且易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危及生命。尿渗透压不同,脱水尿渗透压高,肾衰竭时尿渗透压低。尿钠测定,脱水时尿钠低,一般在20 ml以下;肾衰竭时尿钠升高30~40ml。肾衰竭指数两者不同,肾衰竭时比值>1,脱水时比值<1。脱水时血液浓缩,血红蛋白高,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以上指标降低或正常。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常常有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2~3周,临床表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此时肾小球受累以致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故尿量减少,尿中有形成分增加,因而尿比重高。尿钠测定小于20-30min/L,尿肌酐/血肌酐常超过20:1与急性肾衰竭引起的少尿不同。

  3、肝肾综合征 有慢性肝病史,肝硬化腹水的体征,部分患者有肝昏迷、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黄疽为肝细胞性黄疽。尿钠低,一般10 min/L以下,与急性肾衰竭尿钠升高不同。尿肌酐/血肌酐比值大于20:1,也是与急性肾衰竭不同点。

  4、坏死性肾乳头炎 糖尿病患者或有尿路梗阻患者合并尿路感染时易出现。临床表现高热、腰痛、脓尿、血尿、尿沉渣中可发现脱落的肾乳头或组织碎片。少尿无尿,有人称之为暴发性肾盂肾炎。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病势凶恶,死亡率高,此病又称肾髓质坏死。

  5、双侧肾皮质坏死 少见病、各种严重感染、大手术、大面积烧伤、胃肠道大出血,磷中毒、婴幼儿严重腹泻呕吐亦可引起。由于反射性双侧肾小动脉收缩,尤其是肾皮质外2/3的血管收缩,引起肾皮质坏死。临床表现迅速少尿无尿,蛋白尿,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功能进行性迅速损害直至尿毒症。预后差,死亡率高。

  6、急进性肾炎 进行性少尿,每日尿量在40 mL以下,迅速出现肾衰竭,多数在数周数月内走向尿毒症死亡,故法国称之为恶性肾炎.少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患者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持续存在。持续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肾活检肾小球球囊内50%以上有半月体存在,因此又称半月体肾炎。尿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确诊依靠肾活检。

  7、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青年人多见,临床特点是咯血、呼吸困难、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迅速出现肾衰竭。患者首先出现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等肺部损害表现,数日数周后出现肾炎表现;部分患者肺部症状和肾炎症状同时出现;少数患者先有肾炎症状继之出现肺部症状。患者往往死于咯血所致的窒息或死于尿毒症。X线胸片表现斑状或粟粒状阴影。血清C3正常,肾活检肾小球上有纤维沉着及大量新月体形成。

  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罕见病,临床上凡表现为: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②急性溶血性贫血;③反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④肾功能障碍;⑤高热呈败血症热型;⑤轻度黄疸,肝、脾肿大;①少数病例周围血象出现短暂类白血病反应。数周内死于惊厥,尿毒症或感染。仅少数病例缓解数年。皮肤、肌肉、淋巴结或骨髓活检可见动脉或毛细血管内有透明血栓形成。溶血性贫血和活检有透明血栓形成是区别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主要区别。本病还应和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鉴别。

  9、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少见病,儿童多见,临床特点是:①重度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伴有周围血象出现异形红细胞,如刺细胞,三角形,新月形,钢盔样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②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广泛性出血;③肾功能损害;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木僵或昏迷。可有发热呕吐、腹泻、黏液样或血样便以及呼吸道症状。

  1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常在妊娠6个月以后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①高血压,既往无高血压,在妊娠6个月以后出现高血压,严重时出现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肺水肿,眼底小动脉痉挛,眼底出血,视力障碍;②水肿,从下肢开始,严重时浆膜腔积液;③蛋白尿亦可以肾病综合征形式出现,严重病例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表现少尿无尿。若能及时终止妊娠一般预后良好,但亦可死于肾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脑疝、高钾血症等并发症。

  11、慢性肾衰竭 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持续发展恶化到晚期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是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各系统各脏器的损害,代谢产物在血循环中堆积,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营养及代谢异常,其肾脏受累的表现往往居于次要地位,主要表现蛋白尿、管型尿、镜下血尿、少尿,低相对密度尿。B超人CT检查表现萎缩肾。

  12、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疾病,因此又称小管-间质性肾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如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肾间质肾小管感染,其代表疾病为慢性肾盂肾炎。免疫损害见于药物过敏以及自身免疫疾患如红斑狼疮等。毒性物质对肾间质损害常见于重金属盐类以及有肾毒性的抗生素类。代谢性疾患如高尿酸血症,高钙尿症,长期低血钾等。长期照射X线或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遗传疾患见于多囊肾等。间质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泌尿系统疾患的 25%~33%。一般不引起少尿无尿。但当其损害肾功能时,可引起少尿无尿。

  13、急性肾小管坏死 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当急性肾衰竭时,引起肾小管病变是最常见的病理损害,引起少尿的机理是:①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②肾小管坏死后滤液回吸收增加;③肾小管及集合管管腔堵塞;④肾小管内滤液外渗,引起肾间质水肿,影响肾循环致肾缺血,导致少尿。

  14、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主要原因是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各型慢性肾炎均可出现少尿,以肾病型最常见;另一个原因是:肾脏对水盐代谢异常,引起水钠滞留,亦可少尿。慢性肾炎的晚期,常常出现肾功能损害,是引起少尿的第三个原因。

  15、路梗阻 主要见于下尿路梗阻,早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若不及时解除梗阻,肾盂积水会越来越多,压迫肾皮质,可严重影响肾血流量引起少尿。晚期时肾功能受损,少尿无尿更为常见。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少尿症状描述
2少尿症状起因
3少尿症状诊断/鉴别
4少尿症状检查
5少尿治疗/预防
6少尿诊断
7少尿鉴别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