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鲜红即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血液由肛门排出,或者血液与粪便一同排出,血色多呈鲜红或暗红。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包括空、回肠,结肠与直肠)称下消化道。很多的女性有产后便血鲜红的现象,一般是肛裂或是内痔。产后大便干结又有鲜红的血滴出来 ,一般说来是肛裂的可能性最大 ,这是因为产后腹肌大多松驰 ,盆腔压力较低 ,肠蠕动减慢 ,大便贮留过久 ,水分过度吸收而干燥 ,排便时就很困难 ,容易造成肛裂。另外 ,妊娠也可引起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 ,发生内痔而产生出血症状。
结肠、直肠出血常为鲜血,大便与血混杂在一起者说明出血部位稍上,乙状结肠和直肠出血常为鲜血附着于成形的大便表面;大便后滴血多见于内痔、肛裂或直肠息肉,也可见于直肠癌。血与粪便相混杂或粪便脓血样,伴有粘液者需考虑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息肉病、结肠血吸虫病或结肠癌。便血鲜红伴剧烈腹痛者,要想到肠系膜血管栓塞、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鲜红
引起便血鲜红的疾病很多,现根据出血病变的性质,将便血鲜红的病因分为5类。
1.炎症、溃疡性因素
如下消化道的黏膜发生炎症或溃疡时,因黏膜充血、水肿与溃疡形成,当炎症或溃疡侵蚀血管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血管破裂均可发生便血鲜红。炎症、溃疡性病变是便血的常见病因。多数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可引起黏液脓血便;重型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性肉芽肿可引起鲜血便;阿米巴痢疾常引起果酱色或暗红色血便;少数肠结核或克罗恩病可发生大出血;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常排出暗红、鲜红或洗肉水样便。总之,便血鲜红便血量及色泽常与病变大小、部位与出血速度有关。
2.血管性因素
便血鲜红系下消化道各种血管性病变,导致血管破裂或导致肠系膜血管缺血、肠黏膜的血供障碍所致。
3.机械性因素
肠套叠好发于10岁以内的婴幼儿,60%以上的成人肠套叠是继发于肠多发性息肉或肠道肿瘤。肠扭转时间过长时,可因肠管的血运障碍而致便血鲜红。少数情况下,如回盲瓣脱出、发生嵌顿时可引起出血。少数情况下肛瘘与肛裂可导致便血鲜红,但一般出血量不大。
4.肿瘤性因素
下消化道的良、恶性肿瘤较多,是引起便血鲜红的重要病因之一。
5.全身性疾病
一般而言,幼儿、青少年便血鲜红以结肠息肉、肠套叠、美克耳憩室及炎症性疾病为常见病因;中、老年患者则以肠道炎症性病变、结肠、直肠癌、肠道血管性病变为多见病因;肛周病变如痔核、肛裂或瘘管在成人亦不应忽视。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鲜红
一般而言,根据病史、体征与出血的特点可对便血鲜红作出初步判断。有溃疡病或肝硬化病史者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而有炎症性肠病史者则提示便血鲜红可能性大。
由于引起便血鲜红的疾病甚多,以下仅就常见的疾病作简要的鉴别。
1.痔核或肛裂、肛瘘
(1)是便血常见病因之一,尤其是内痔出血甚为多见;
(2)一般便血鲜红,且与粪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大便后滴鲜血,尤在硬结大便时更易发生;
(3)肛裂患者排便时常有疼痛感;
(4)肛门视诊及指检常可确诊;
(5)肛门镜或直肠镜检查有利于诊断,可直接窥视到痔核等出血灶。
2.细菌性痢疾
(1)急性期常有畏寒、发热、下腹部隐痛等症状。大便常为脓血样,每次量不多,常伴有里急后重感;慢性期为间断性发作的黏液、脓血便;
(2)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痢疾杆菌),但慢性期大便培养的阳性率不高,仅15%~30%;
(3)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溃疡多较表浅,且边缘常不整齐。
3.阿米巴痢疾
(1)大便多呈果酱样,或呈暗红色,量较多,常伴有脓性黏液,患者多有发热、腹胀、腹痛及里急后重表现;
(2)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成堆的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如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有确诊价值;
(3)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但水肿不显著,溃疡一般较深,常为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病变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鲜红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与体征,部分便血患者,其病因可作出初步诊断,例如,患者有痔核史,每次都表现为大便后滴血或血与粪便不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外),便血鲜红时,应考虑痔核出血。年轻患者,当血液附着在粪便的外面,与粪便不相混时,还应考虑有左半结肠息肉的可能;当患者有排出黏液、脓血便时应考虑肠道炎症、溃疡性病变,如同时还伴有里急后重者,还应考虑有直肠癌的可能。但是确诊仍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临床上便血鲜红的检查如下:
1.肛门指检
对便血患者应作为常规检查。肛诊可发现内痔、息肉或直肠癌及狭窄等病灶。
2.实验室检查
(1)大便检查如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血吸虫卵,则有利于阿米巴痢疾或血吸虫病的诊断;
(2)大便常规发现有红细胞、脓细胞时,则提示肠道有炎症性病变,大便培养有利于发现致病菌;
(3)如考虑系血液病导致的便血,则应作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等检查,必要时应作骨髓象检查。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鲜红
依据中医理论,认为便血鲜红是血热肠燥、肠风下血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祛风,佐以润肠通便。常用方为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味治疗,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便血鲜红的方药:
方药1:生地15克,地榆10克,槐角10克,枳壳10克,防风6克,赤芍10克,黄连6克,升麻6克,火麻仁2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连续5~7天。同时使用痔疮栓则疗效更好。
如便血呈喷射状或点滴状,时间较长,伴头晕、乏力、面色萎黄,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实施消痔灵注射疗法或手术治疗,并结合内服中药,以补益气血,尽快恢复体质。
方药2: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熟地10克,陈皮10克,木香6克,阿胶10克(烊化冲服),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两次,连续10~15天。
生活中预防便血鲜红的方法: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来源资料:《家庭医生报》2005年第2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