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咬指甲

咬指甲

  • 别名:咬指甲癖
  • 患病部位:心理、上肢、下肢,手、足
  • 所属科室:精神心理科、营养科,精神科、心理科
  • 细分症状:病理性咬指甲、心理性咬指甲
  • 相关疾病:精神障碍、小儿指甲-髌骨综合征、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 相关检查:内分泌功能试验、精神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检查
  • 相关药品:奋乃静片、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氟哌啶醇注射液
  • 相关症状:反复咬指甲、吸吮手指、紧张不安、焦虑

1咬指甲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岁~6岁的儿童,男女皆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会自动消失,少数顽固者会持续到成人阶段。

  咬指甲一般都是无意识行为,是口欲期的一种延续,是缓解紧张、分散注意力的一种不良的习惯性做法。

  儿童咬指甲癖主要与紧张和忧虑有关,发繁重的作业、复习迎考、看惊险的影视片以及患儿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等。有些儿童咬指甲行为常常发生在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听故事、找东西、做作业和想问题的时候。

  孩子咬指甲癖的主要表现为:孩子在咬指甲时一般是无选择性地咬十个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短而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当注意力被某种东西所吸引或在他们精神紧张时还会咬随身的其它东西,如咬铅笔和手帕等。由于反复地咬指甲。会损伤手指的指甲和皮肤,使指甲游离缘变得粗糙,指甲缘的四周出血和指甲畸形,甚至发生甲沟炎、甲周疣、门牙缘的小裂痕、齿龈炎。

  咬指甲癖是一种令人为难的、讨厌的、甚至是痉的习惯,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同学以及家庭的歧视,而且影响儿童心身健康发育。因此,儿童咬指甲癖并不是什么小毛病,而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纠正儿童的行为偏离。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咬指甲

2咬指甲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咬指甲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很多成人也会咬指甲的经历。在心理学上来说,其实啃咬指甲,有时反映出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

  我们在不经意间咬指甲,如果有意识的注意一下,就会知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下,不由自主的去咬指甲。法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民意测试以检查什么人爱咬指甲和咬指甲是在什么情境下。研究显示,法国人爱咬指甲大都与他们的工作有关。26%以上的人称,在考虑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事情时爱咬指甲。奇怪的是,购物是咬指甲的第二个原因:咬指甲可能代表作抉择的折磨。考虑经济形势和对父母和孩子的关注排为第三。

  也就是说,我们咬指甲,是因为我们有压力,通过咬指甲来放松压力,同时我们考虑一些难以决择的问题时,也会咬指甲。

  心理学家认为,咬指甲来缓解压力是由于在小时候这种行为被强烈的提醒,来源于父母强烈的提醒,“咬指甲”这个行为,可能反倒被保留下来,甚至越演越厉害,那么慢慢这个行为就成了这个孩子一个固定的情绪的一个释放和一个关系的再现。惩罚也可以强化,一个孩子因为一件事情被骂被打,这可能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就会让他这个行为变本加厉。这种行为可能延续到成年。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12/01/16/855.htm

3咬指甲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咬指甲的鉴别诊断:

  1、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2、依赖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3、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总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睡眠障碍、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况,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儿童心理门诊,请儿童心理医生和你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地址:http://www3.100md.com/htmlcontentb.asp?url=/html/200805/1059/7447.htm

4咬指甲症状检查

  咬指甲的检查:

  一、询问病史中的注意事项

  精神科和其他临床医学科室的情况有所不同,病史并非来自病人,而是由家属、同事、亲友,甚至护送者提供的。因此向这些成员详细询问异常情况十分重要。病史中应尽可能包括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史、躯体疾患史、服药史、住院史、阳性家庭史、既往性格和秉性、精神创伤史等内容。

  二、体格检查

  在急诊情况下,对有精神异常的病人应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色素、尿糖、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胸透、心电图等。

  如怀疑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精神异常,则脑电图、头颅X片和脑脊液检查是必需的,如有条件应考虑作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来源资料:《急诊医学》第九篇脑血管意外和神经系统疾病急诊 第67章综合医院中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观察与处理

5咬指甲治疗/预防

  咬指甲的治疗:

  应告知家长,责骂、惩罚通常都是无效的建议的方法是尽力找出令儿童困扰的原因,以使其行为自行停止。同时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定期修剪指甲的习惯。

  而对于较严重的咬指甲儿童,则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咬指甲的治疗如在手指上涂黄连水、奎宁水等苦味剂或戴指套。

  亦可采用习惯矫正训练疗法,如每当儿童想要咬指甲时,家长立即握住儿童的手。要让儿童意识到咬指甲的害处,当儿童尝试不咬指甲时,应及时给予奖励。通过及时强化来塑造和培养良好的行为,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频繁出现可到医院进行矫正,行为矫治疗法如强化济、消退法、厌恶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治疗方案,由家长协助实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的效果取决于医生、家长和患儿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并要持之以恒。

  咬指甲的预防:

  父母对患儿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患儿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多让小儿参加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当孩子出现咬指甲时,家长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用苦味或辣味剂涂搽指甲等强制方法效果差。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3/03/30/4291.htm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咬指甲症状描述
2咬指甲症状起因
3咬指甲症状诊断/鉴别
4咬指甲症状检查
5咬指甲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